此時李世民的注意力一點都不在李泰身上,他一直盯著跪在最前面的李承乾和躺在躺椅上的魏征。
李世民一直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但是他竟然被李承乾和魏征聯手逼到這個份上,他有些不敢相信。
但是李世民到底是個政治家,雖然心有不甘,還是暫時選擇了妥協,面無表情地道“魏王李泰勾結朝臣,窺伺東宮,禍亂朝政,降封為來東萊郡王,命其年后出都就藩。”
李承乾和眾大臣聽了都松了一口氣,唯有魏征使盡平生力氣道“魏王因罪降封,不與其他王親王同例,當立即派人將他送出長安。”
李泰本來聽了李世民的話,已嚇得呆呆地坐著,此時聽見魏征要立即趕他出長安,慌忙一把抱住李世民,只叫一聲“父皇”就哭的說不出話來。
李世民臉上神色也十分痛苦,半晌才悲涼地對百官道“現在長安大雪成災,你讓他往哪里去呢?
再說卿等也有子孫,何必如些逼迫朕?”
李承乾見李世民已經發出威脅,不敢逼迫過甚,便道“父皇說得也有理,畢竟我等都不是為了討好誰就要殺死自己兒子的人。東萊王也別過了年就走,等過了正月十五再走吧!”
李承乾一句話點出李泰的污點,并限定了李泰在長安城的時間,讓朝堂上的一眾老狐貍都心驚不已。當然大多數官員聽了這話,對李泰的厭惡更深,畢竟李泰違犯的是三綱五常中的父子綱常,父慈子孝。
李世民待眾臣答應,便疲憊地喊聲“退朝”。
李承乾也用手撐著地面,艱難地爬起身,險些站不住,還是老鬼悄無聲息地出現把他扶住。
“父親,父親!”魏叔玉驚慌地大喊聲響起,竟是魏征昏死過去了。
李承乾慌忙走過去,看著閉著眼的魏征如同干尸,心里再次感到疼痛,心想自己算是把他壓榨干凈了。
“快傳御醫,給鄭國公珍治。”卻是還沒有起駕的李世民,他也怕魏征真死在太極殿上。
李承乾知道魏征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這時候啥醫都沒有用了,越發覺得自己過份了。
含著眼淚大聲道“拿筆墨來!”
眾人不知道李承乾要干什么,但是殿上伺候小太監自然不敢違背太子殿下命令,慌忙取來紙筆,此處也沒有大案子,李承乾直接把紙鋪在地上,就趴在地上,提筆寫下了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李承乾原本打算在魏征死后把這首《卜算子詠梅》送給他的,不過今日情緒激動就當殿寫出來了。
這段時李承乾的文名,在長安城傳播,但是熟悉‘李承乾’的人多是半信半疑,尤其是在魏府聽了《仁壽宮》的人,更是懷疑那風格多變的絕美詞曲會是太子殿下一人所作。
但是今日親眼看見李承乾寫這首《詠梅》都不得不佩服李承乾的才氣了。
唐朝人大都喜好書法,大殿上包括李世民在內就站著好幾個書法大家,李承乾這筆風姿綽約的瘦金體,更是引起了百官們一片的吸冷氣的聲音。
而李承乾卻沒有注意這些,他寫下這首詞后,看兩邊還有空白,就在兩邊題下,豈因禍福趨避之。這才滿意的爬起來,老鬼慌忙把他寫的字拿起來,又是吹又是扇的,眾人都圍著贊嘆不已。
李承乾則走到躺椅旁,看著御醫給魏征扎針。
“承乾這幅字就掛到甘露殿去!”李世民看似隨意地道,但百官都知道這么好東西肯定要被李世民搶走。
“父皇,這是兒臣寫給鄭國公的,回頭兒臣專門給您寫一幅符合您身份的。”李承乾直接道。
李世民的臉色瞬間冷了下來,再也忍不住冷哼一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