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坐在寬敞溫暖的書房里心情十分好,房玄齡被他那個一向看不上眼的外甥趕出了朝堂,他終于可以回歸朝堂了。
而且這一次與以前不同,以前論謀國有房玄齡論治國有魏征,很多時候李世民更愿聽從他們的建議。
現在不一樣了,魏征快死了,房玄齡也要按李承乾的建議要么去九成宮養老,要么去洛陽養老,他只要做了尚書左仆射就是大權獨攬,至于那些武夫和書生還放不到他長孫無忌的眼里。
長孫無忌想著昨天他費盡唇舌才勸動李世民聽從李承乾的建議,就覺得李承乾應該好好的感謝他。
沒有他這個舅舅李世民昨天真不知道能做出什么事來,只是李承乾的性子怎么變化這么大呢?
仔細一想也可以理解,任是誰一天到晚都擔驚受怕的,脾氣也好不到哪里去。長孫無忌在書房等著敕封他做尚書左仆射的詔書心里面陽光明媚,所以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往好處想。
只是越等長孫無忌越覺得不對勁,昨天李世民親口跟他說的一早就下旨,這都過了巳時怎么還沒有來?
終于在快到午時的時候家人帶著一個內侍進來,長孫無忌連忙裝做正在看書的樣子,等那個內侍說話。
“啟國公爺陛下請您速速進宮去?!蹦莾仁绦辛艘欢Y道。
長孫無忌一聽就知道出事了,早上好心情蕩然無存,慌忙騎馬了去太極宮。
不想在宮門口就碰上了蕭禹,兩人相互見了禮,一路無話直奔兩儀殿。
兩人來到兩儀殿只見高仕廉、楊師道、侯君集、岑文本、李世績、李道宗、還有馬周和諸遂良這些在皇城或皇宮里辦公的官員都已經在坐了。
待他倆行禮坐下,李世民就把馬周和諸遂良奏疏傳他們看,長孫無忌拿的是諸遂良的奏疏內容就是照著李承乾昨天說寫的,當然經過諸遂良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文采斐然,但是長孫無忌卻看的一腔怒火,因為這本奏疏把他的相位攪沒了。
原來昨天諸遂良回到宮里就想到李世民正在氣頭上現在去舉薦程名振肯定沒有不行,別說舉薦程名振做宰相,能不能阻止李世民任命新的宰相都難說。
所以他直接去找馬周把李承乾的話跟馬周說了,馬周一聽也覺得李承乾對局勢的判斷和處理都比較理想,但是他也不建議立即去見李世民。
而是等到今天一早兩個人聯袂求見李世民,向李世民奏明選擇宰相的重要性。
李世民一向信任馬周的才干,而且馬周和諸遂良說話也不像李承乾那樣難聽。
李世民一聽就動心了,只是他一時間又難以決斷,畢竟他已答應長孫無忌了,所以才把心腹大臣都找來商量此事。
長孫無忌看完奏疏就明白了這里面肯定有李承乾的影子,整個人瞬被怒火填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