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的很快,按唐時的規矩年初五開印,若是往年這個時候,沒有什么特別的事從皇帝到大臣都還在節慶的氣氛中就算是開了印也都無心辦公,可是今年不同。
大家都有不少糟心事,沒有什么心情過節,年初五早朝一罷朝就開始正式辦公了。
第一天辦公,李承乾和幾位宰相外加上長孫無忌、馬周、張行成都被李世民叫到了兩儀殿,首先要商量的是宰相缺員的事情。
現在尚書省只有一個右仆射,中書省也只有中書令沒有中書侍郎,門下省魏征年前過世還沒有安排新人,所以宰相嚴重缺員。
眾人向李世民行罷禮都各自落坐,李承乾也在李世民座右手邊一個小號的寶座上落坐。
一臉疲憊之色的高仕廉首先開口,他這些日子被各種事情折騰有些應付不過來了,所以開口就奏道“啟奏陛下,現在尚書省缺少一個尚書左仆射和工部尚書急需補齊,請陛下早日定奪。”
李世民聽了點點頭沒有問他誰可補缺的事,示意楊師道說話。
楊師道“中書省中書侍郎空缺也需要補中書侍郎。”
門下省不用說了,侍中魏征年前死的現在還沒有安排。
看著這個局面坐在旁邊侯君集挺了挺腰桿,似是在等待著李世民的重用。
此時的侯君集比歷史要衰一些,歷史上因為李承乾的關系他得到了魏征的舉薦,但是穿越后的李承乾對侯君集不怎么信任,所以基本上沒有往來,魏征也就沒有在臨死時舉薦他做宰相。
但他也因此躲過了這次皇太子之爭的波及依舊是吏部尚書參豫政事,已經算是宰相了,只是在他心里只有尚書左仆射才是真宰相,所還想往上升一升。
對于宰相空缺李世民心里早就成竹在胸了,今天召集眾人過來不過是想宣布一下,所以只是讓人說情況而不舉薦人選。
“三省缺員朝廷政務堆積,朕心難安,趙國公長孫無忌致治興邦,實資臺輔,可任尚書左仆射,刑部侍郎張行成體局方正可為侍中,治書侍御史馬周忠貞端正可檢校中書侍郎。”李世民把這幾人選宣布后,看向在座的諸人道“朕如此安排諸位以為如何?”
見問被任命的三人慌忙起身拜辭,李世民一擺手道“諸卿平身,朕為朝廷選才并無私心,諸卿亦當勇于任事,不可虛辭。”
長孫無忌幾人就要再拜起身接受任命,李承乾連忙起身道“父皇,舅舅身為外戚,且與高仆射為親甥舅,處于嫌隙之地,不要為難他才好。”
尚未走回座位的長孫無忌腳步一頓不知該如何是好,是再請辭一還是以嫌隙之身就任宰相?
“嗯?”李世民也沒有想到李承乾會在這個時候說話,李世民雖然善于納諫,但人事大權從來都掌握在他自已的手中。
之前已經聽從李承乾的建議要替大唐立下萬世不易之法,所以忍痛罷了房玄齡。后來還暫時放棄任長無孫忌為尚書左仆射,而且今天所任的三個要職都是在東宮有掛名的,怎么李承乾還反對長孫無忌做宰相?
但長孫無忌身為外戚,而且和高仕廉又是親舅甥,兩個人同掌尚書省左右仆射確實不妥,當然以李世民的威望和長孫家的聲勢,李承乾不提沒有人敢提。
可是現在李承乾提出來了你總得有個說法吧,要不然那起居注上一記還怎么為大唐立萬不變之法,李世民無法向后人交待。
可是李世民真沒有什么好說的,正在李世民郁悶的時候長孫無忌說話了。
“臣資質愚魯又處嫌隙之地,不敢望卿相之位!”長孫無忌再次走出拜辭道。
李世民看一眼李承乾怒“哼!”一聲,欠了欠屁股把整個身子向左邊轉轉不再看李承乾,對長孫無忌霸氣道“輔機不必辭了,朕的安排豈能輕易更改?”
這就不講道理了。
要是一般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