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辦公的地方改在東宮右春坊,李承乾參與學習而已。
看李世民沒有激烈反對,都忍不住點點頭表示認可,只有長孫無忌這個差一點成為真宰相的人心里不舒服,一直陰沉著臉不說話。
李世民看見裝做惱火地對李承乾道“承乾你既想讓你舅舅教你政務就該好好地央求你舅舅才是!”
說著還不住地對李承乾使眼色,李承乾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忙上前朝長孫無忌一揖道“舅舅是東宮的太子太保,以后承乾就多勞舅舅指教了。”
長孫無忌猶豫了一會兒,知道李世民和李承乾達成一致的事,自己沒辦法更改了,好在雖然沒有宰相之名還有宰相之權,也不用擔心有人彈劾自己身處嫌隙之地了。
長孫無忌剛才聽見李承乾說他身處嫌隙之地,都在想當了上尚書左仆射后該怎么抵擋來自各方彈劾,現在不用再擔心此事心里也放松一些。
便笑著起身謙遜道“太子殿下的大禮臣如何擔的起?”
殿里諸人見此事解決也都露出會心的微笑,實在是每次跟李承乾議事都被他攪亂,這次能皆大歡喜自然都高興。
只是大殿里所有人都沒有想過李承乾會不會按照長孫無忌所擬的條陳批令?
李承乾會不會把所有政務都交給長孫無忌一個人?
待李承乾和長孫無忌坐下就開始議工部尚書的人選。
李世民這個人其實有一個毛病那就是任人唯親,比如在歷史上的工部尚書先是因為杜如晦的關系讓杜楚客出任,但是誰都知道杜楚客的心思在魏王府,杜楚客倒了讓張亮接替但是張亮只是一個武夫。
接替張亮的是李大亮,李大亮是個大將身兼三職宿衛兩宮,更不可把工部的政務處理好。
現在李世民還是屬意李大亮接替工部尚書,可是李大亮現在已經身兼兩宮的宿衛之臣了,按唐時的規矩他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夜里要在太極宮和東宮留守。
李承乾實在看不下去,啟奏道“父皇李大亮已經身兼兩宮要職,若父皇欲施恩于他可加封勛職,工部尚書職責重大,恐他難以勝任,兒臣給父皇薦一個人保證他能勝任工部尚書一職。”
李世民聽了十分不悅,李大亮任工部尚書是他決定了的事,剛一說出來其他大臣都還沒有說什么。
李承乾就先跳出來了,他讓李承乾參豫朝政主要是讓他學習的,可不是讓他給自己搗亂的。
李世民陰沉臉憋一眼李承乾悶聲道“太子又要薦誰啊?”
“父皇,兒臣所舉薦的乃是滄州刺史薛大鼎。
薛大鼎可是個良吏,治民治水皆有功勛,讓他任工部尚書剛好有利于大唐接下一來的開墾田畝挖修水渠之事。”
李世民不為所動,冷冷地問道“薛大鼎一個滄刺史真有這么大本事?”
李承乾聞言沒有回答李世民的挑刺,只是回頭對侯君集道“侯吏部派人取了薛大鼎的檔案給陛下看看。”
李世民聞言也大聲道“派人取檔案來,朕看看若真是有才有德之人朕當重用,否則豈不是讓人小瞧了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