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旨意下來沒有多久,太極宮里便傳出李世民生病的消息,李承乾只得坐著步輦前往甘露殿請安侍疾。只是李世民這次連殿都沒有讓他進,只是傳一句口諭讓了他回去好好把降租的事辦好。
降租的事有了李世民旨意,李承乾立即派出大批從各地召來的百姓回家鄉去做宣傳,再加上各地官員不敢得罪李承乾,所以降佃租的事進行的很順利。
只是其他事情就沒有那順利了,比如太子妃蘇氏親自上書請立王葉丹為良娣的事李世民就一直沒有答復。
李世民不下旨意太原王氏女兒自然不會輕易進東宮,這讓李承乾十分惱火,本來有沒有王葉丹他是不在乎的,可是既然太子妃上了奏疏,李世民不批這就太丟人了,堂堂皇太子連個女人都要不到手。
于是李承乾便發動人彈劾長孫無忌、于志寧、崔敦禮等人,但是這些奏疏都如同石沉大海一樣沒有任何回應。
后來李承乾通過一些渠道知道,李世民根本沒有病只是心情很不好,所以一些事情也沒有逼那么緊了。
導致李世民心情不好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李承乾自己,另一個則是李治。
因為李治給李世民添了一個孫子,孫子生母是二十多歲的普通宮女,要是就這一個李世民也認了,可是一查之下竟然還兩個二十多歲宮婦懷了李治的種。
這讓李世民十分惱火但又不好說什么,想到自己三個嫡子,一個逆子整天想著奪權,一個造反死了,現在就連這最小的一向乘巧的李治,生活也這么不檢點,李世民心里就十分的窩火。
歷史上貞觀十七年時李世民就看不上這幾個給李治懷孩子的女人,所以一立李治為太子就下旨選良家子以充實東宮。
李治還在他的師傅們指導下上疏推辭,李世民就直接回他一句朕不想朕之子孫出身卑賤。
現在李治還沒有當上太子,就鬧出這一出依然讓李世民十分不滿意。
單就這一件事也就罷了,偏偏他原本準的晉王妃被李承乾捷足先登了,太子妃親自上疏請立王葉丹為良娣。雖然他暫時還沒準,但是最終也是要下旨同意的。
李世民想想李承乾的心腹已經了有聞喜裴氏的裴行儉,汾陰薛氏的薛仁貴,如果讓他納了王葉丹,那太原王氏和河東柳氏就都成了李承乾的外戚……
還有就是李世民到現也沒有想好怎么為長孫無忌開罪,真不想把長孫無忌送去瓊州,那等于是殺了長孫無忌。所以他只能裝病住在后宮里,除了偶見一見房玄齡其他人一律不見。
好在李承乾創出了內閣制,他雖然裝病卻可以借此不使朝政脫出他的掌握。
李世民心情郁郁地住在后宮里,后宮里的妃子們自然要想辦法哄他開心。
有些電視劇和小說把李世民的后宮說得宮斗不斷,這都是沒有的事。
清朝皇妃嬪生了孩子都是放在其他妃嬪宮里養大,李世民做的更絕,除了三個嫡子外,其他兒子都是早早地趕到外面讓他們就藩。
尤其后面生的幾個小的,他們母親還年輕受寵,但是兒子都是幾歲就弄出去了,這種情況下試問哪個妃嬪敢在后宮里作妖?
時侯已經到了三月末四月初,長安城的牡丹盛開了,李唐人人喜歡牡丹尤其是皇室更是以牡丹為身份的象征,這幾天太極宮、東宮和掖庭都擺滿了姹紫嫣紅的牡丹花。
徐賢妃便和楊妃商量在后宮的千步廊那里辦一次牡丹花會,請李世民來賞花散心。
按楊妃的主意,讓所有有位份的妃嬪自由地在后宮和掖庭任意選取一盆自己看著最好的牡丹,帶到千步廊供李世民欣賞品鑒。
到了花會那日,整個千步廊都擺滿了各種各色的盛開的牡丹花,讓本來就到處都是花香的后宮在此處更顯芳香馥郁,色彩迷人。
李世民本不想來,不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