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心里一動道“把李義府上的青雀造反一案的卷宗拿來。”
這份卷宗李義府上奏時,因為李承乾已經把一干人犯都在朱雀門打死了。
盛怒的李世民看都沒有沒有看一眼就扔出去了,后來內侍收起來就束之高閣。
此時李世民是第一次打開,李世民看見工整的蠅頭小楷,講究的文句以及對每一個的反賊叛決都是有憑有據,實在沒有什么破綻最后重要的是,李世民翻閱完所有的卷宗,都沒有任何有關于志寧和長孫無忌的內容,即便是涉及到他們的族人也沒有牽連到他們一絲一毫。
李世民心里大是疑惑以李承乾的強勢霸道,他要是真想用李泰謀反的案件攀扯上于志寧和長孫無忌,就算沒有任何證據也會賴上三分,讓他們脫一層皮。
李承乾無論在審理此案時還是在卷宗里也都沒有絲毫攀扯于志寧和長孫無忌,李泰臨死卻留下遺書污蔑李承乾,是了李泰最恨李承乾,他就是死自然也不會放李承乾。
可是于志寧他又是怎么知道的此事的?
想到此李世民眼里殺機一閃,冷哼一聲提筆寫道小人在列,為蠹則深;巨猾當樞,懷惡必大,右庶子黎陽縣公于志寧,出自閭伍,言行罕稱,於國無涓滴之勞,在朕匪枌榆之舊。……論其此罪,合從孥戮,但以夙經任遇,不忍梟懸。宜免家累,賜其自盡。
李世民寫罷便抬頭道“傳晉王來見朕。”殿里的內侍忙出去傳旨。
不一時李治進來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聽見頭也不抬只是淡淡地道“平身,你去于志寧府里宣旨,看著于志寧自裁后再去刑部傳朕口諭讓他們速速送長孫無忌去往瓊州。”李世民毫無感情地道。
李治見李世民如此嚇的臉都白了,正要說話,卻見李世民擺擺手道“快去吧。”
李治不敢多說怔了怔,失魂落魄地走出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