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任調來長安的,洺州刺史在孤王眼里可不是什么草莽,那地方既是北防突厥的要地也是數萬百姓的父母官,十分重要,你能做好那里刺史孤王才把調來的。”
“太子殿下教訓的是!”
面對李承乾毫不留情地嚴肅批評程名振只能低頭認錯。
殿里眾人見李承乾如此咬文爵字地訓斥程名振都有一種不適的感覺,就連世民也忍不住嘆息出聲。
當年李世民對一些臣子的進諫覺得十分荒唐,認為帝王日理萬機這樣的廢話不聽也罷了。
魏征告訴他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想要做到兼聽首先就要讓底層的官員敢說話。也許他們有時候說的是廢話,但是只要皇帝有耐心聽底層官員說的廢話,上面的的大臣不敢一手遮天,他想欺騙皇帝的時候就要考慮一下被戳破的后果。
這看似是一種笨辦法,但是卻能讓很多聰明絕出將入相的人,在皇帝面前不敢耍任何滑頭。
李世民一直把這一條奉為金科玉律,現在看見李承乾當眾打斷一個三品大臣的話,自然十分不受用。
李承乾不管這些而是繼續道“去年孤王就說過了糧價低導致百姓都不種糧食了,關中缺糧由此而來,難道你們忘了嗎?”
“太子殿下當時所慮也自然對的,但是從今年春天開始太子殿下先是親自帶領百姓在龍首原開墾荒地。
然后嚴厲整頓了關中各地士紳家族,現在各地除必要的租調以外基本上種的都糧食,近幾年關中的糧食都不會出現問題的,所以請太子殿下放心就是。”馬周亦起身躬身道。
馬周的話說完滿殿皆靜,但是除了李承乾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馬周這些話透出他是調查過此事的。
李世民和其他大臣則都注意到“李承乾今春天與長孫無忌的一場斗爭,竟然起到讓關中士紳聽話的作用。”這在以前就是李世民都是不敢想象的,李世民想到此不由看向李承乾。
他看見李承乾聽了馬周的話,站在那里微微點頭,以為李承乾被馬周說服了便出聲道“既然如此太子就不要再爭論了。”
李承乾聞言皺了皺眉頭道“父皇不是兒臣強爭此事,而是要跟他們講講道理。”然后頓了頓李承乾接著道“是的關中百姓都種糧食了,孤王這幾年可以不擔心關中缺糧了,可是過幾年呢?
不擔心缺糧要不要擔心點別的呢,關中一畝地能產兩擔糧食,也就是二十斗,就不說佃農就是普通農戶也要交兩斗官租吧?
還剩下十六斗,商人去收一斗給兩個錢,也就是三十二個錢,就算一個關中漢子能種出三十畝地,那么他一家不吃不喝一年能掙九百六十個錢?
如果他家有四口人,自己一家一年吃十四擔糧食,一年辛苦也就剩下六百多個錢。
你們覺得這公平嗎?”
李承乾這么一問殿上一眾君臣都是啞口無言,他們心里還在盤算李承乾的賬算的對不對呢。
李承乾看他們無話可說才接道“大唐穩定了這么多年,怎么著也該讓大唐的百姓過上富裕一點的日子了吧,漲點糧價怎么啦?”
高季輔起身朝李承乾躬身一禮道“太子殿下,天下并非只有農戶,那些買糧吃的人也著實可憐。”
李承乾看著高季輔點點頭道“那孤王就說說,都有什么人要買糧食過日子,朝廷里的官員肯定不用買糧食,因為你們的俸祿里本來就有吃不完的糧食。
真正需要買糧過日子的就是商人和一些工匠,如果是朝廷的工匠,朝廷就給他們漲點工錢,商戶家顧的工匠朝廷也下令給他們漲點工錢,不就好了嗎?”
李承乾的話說的理所當然,可是卻把滿殿下都給驚到了。
宇文節聞言苦笑著站起來朝李承乾躬身一禮道“太子殿下固然是一心為國為民,但是如此朝廷到時候必然難以做得周,這樣涉及數萬百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