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車駕走到這群官員面前時稍一停頓,劉葵站在車邊大聲道“太子殿下有旨,諸官平身,繼續趕路。”
然后李承乾的車駕就從鄭賀等一行人頭邊走過去了。
鄭賀等李承乾車駕過去才站起身,拍拍滿頭滿身的塵土正要上馬跟上李承乾的車駕,卻聽見身的芳池州都督府別駕盧湘怒聲道“‘同子參乘,袁絲變色’連太史公刑余之人尚且以閹豎與人主同乘為丑,當今皇太子竟然與內侍同乘……”
盧湘是范陽盧氏嫡支子弟,貞觀二年十七歲時即舉明經科,李世民十分喜愛他所以還不到三十歲就提拔他為從四品的下督都府別駕,只是在北地幾年沒有功勛,所以也就沒有再得到提升的機會。
盧湘平日里就十分看不起鄭賀的為人,鄭賀也因為自己出身不好沒有什么文化所以事事都遷就著盧湘,因此芳池州都督府很多事情都是由盧湘作主。
盧湘對于剛才鄭賀看見李承乾的車駕老遠就下跪已經讓他十分的不滿,本以為李承乾會禮賢下士親自下車來攙起他們,沒想到李承乾連車都沒停過去了。
所以聽出說話的人是個內侍時盧湘心里的火就不打一處來。
若非是長史柳經及時拉住他,盧湘當場就要上前攔停李承乾車駕進諫。
所謂的‘同子參乘,袁絲變色’語出司馬遷《報任安書》,是說從前漢文帝時宦官趙談與文帝同乘一輛車,袁盎看見了立即怒容滿面地上前進諫。
這是把他自己比作了漢朝大臣袁盎。
鄭賀聽見連忙回頭雙手亂搖道“盧別駕慎言吶!”
盧湘見鄭賀來勸越發大聲道“就是陛下在此我盧湘也敢直諫,何況只一個太子?”
鄭賀一見勸不住,還有東宮的騎士已經有人往這邊看,慌忙擺著手讓柳經把盧湘拉走。
李承乾不知道后面發生的事情,車駕一直沒有停下,走到中午時鄭賀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午飯,李承乾的大軍也沒停下來吃。
如此長時間的行軍就看出東宮六率平時訓練的好處了,在這樣炎熱的夏天,一天行軍三十里已經不容易了,按李承乾這樣的行軍速度一天完可以走上五十里。
騎馬跟在后面的鄭賀看著東宮六率這么趕路,將士們一點疲態都沒有,心里對李承乾不下車的那么一點點的不爽也沒就有了。
大軍是按照李承乾要求申時準時到達的百泉縣城的,薛仁貴已經在城外搭建好了的營寨。
李承乾的車駕直接就進了薛仁貴的大營。
鄭賀為了巴結李承乾在城里什么酒宴歌舞美人都準備好,一見李承乾進了軍營忙也跟到軍營里求見。
“鄭都督——,太子殿下有令,今日趕路辛苦需要休息,一切接風之事免。鄭都督出城迎接三十里也辛苦了,早點回去歇息吧!”
劉葵在路就聽說鄭賀身邊有人對他有意見,自然不會對這伙人有什么好臉色,傳完話轉身就進了大帳。
只留下鄭賀一行人站在大帳前發愣。
鄭賀到了此時再遲頓也明白了,李承乾這是在給他臉色看。
可是怎么也想不起自己哪里得罪了這位太子爺,只得怏怏地帶著芳池州都督府的文武官員回城。
李承乾一進了中軍大帳略活動一下腿腳便把薛仁貴叫進去。
“仁貴細封氏的情況,你對孤王細說說。”李承乾看著薛仁貴認真地道。
“遵旨!”
薛仁貴應一聲便開始講述,原來這一處細封氏只是黨項羌細封氏的一個小部落,族男女老少總共有一萬多人,平常除了放牧也種些糧食,他們祖輩在百泉縣生活,到今天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這里的野利氏是前隋大業末年才遷來此地,但是因為野利氏人多勢眾,朝廷就下旨芳池州的黨項羌人悉由野利氏管束。
近些年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