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地道“陛下既然親征薛延陀,老臣也愿隨陛下前往,就算做不得前鋒大將,好歹遇事也能替陛下分析一二,請陛下允準!
說著鄭重拜下再不起身。
從李靖進殿李世民就一直在打量他,此時見李靖請戰兩只眼緊緊盯著李靖,神情凝重地緩緩起身走到李靖面前,最后見李靖始保持著彎腰行禮的姿勢嘆了口氣,雙手扶起李靖道“你曾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已經年過古稀,朕怎么忍心再讓你受風霜之苦?
承乾請你出來主持大唐軍政學院,今年那里已經招到了生員,你就在長安好好替他看住那里吧!”
李靖心里松了一口氣,感動地道“謝陛下體恤老臣,陛下放心老臣定把軍政學院辦好!”
說罷行了禮,就拜辭出去了。
李世民看著李靖走出大殿心里也松了一口氣,看著緊閉的殿門喃喃道朕這樣做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原來剛才那幾句話決定了李靖的生死,李世民要御駕親征李承乾也不在長安,他不放心李靖,特地把李靖召來相見。
若是李靖應對不當,輕則被李世民帶著頂風冒雪去征討薛延陀,重則……
李世民放過李靖他自己心里也松了一口氣,殘害功臣并非他所愿,只要李靖不反他當然樂意留下君臣相得的佳話。
李世民正想著外殿外內侍忽然奏報道“吳王殿下求見。”
李世民聞言一怔今日沒有召見他,李恪怎么突然來見,難道有什么大事?
當下忙傳他進來。
一陣輕快的朝靴聲響,英氣勃勃的李恪走進兩儀殿,李世民看著舉止英果不凡的李恪心里一陣恍惚,好像看見了看輕時的自己。
暗道恪兒若是太子,絕不會被薛延陀圍困。
“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的心神被李恪拉回來,看見李恪行禮如儀越發的喜歡,臉上帶微笑道“恪兒平身吧!”
“謝父皇!”
“你要隨朕出征,不好好準備著,又跑來見朕何事啊?”李世民聲音溫和地責備道。
“啟奏父皇,兒臣今日在東宮收到了太子殿下的飛鴿傳書,因為事關重大,急忙讓人翻譯了親自給父皇送來。”李恪說著拿出幾張紙雙手托著呈上。
李世民一聽說李承乾的飛鴿傳書霍地起身一手扶著書案,一手前伸指,隔著書案探出半個身子道“快拿上來!快!”
內侍見狀慌忙從李恪手里接了轉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接了信也不坐下,兩手捏住信,站著就開始看起來。
李世民快速把信看完,然后哈哈大笑道“承乾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原來在這封信里李承乾把他在北地如何對付薛延陀的方略都給李世民講了,這也是當日李承乾出長安城時答應李世民的。
與薛延陀開戰時,提前以飛鴿傳書告知李世民出兵。
只不這封信是李承乾到了靈州才發出的,因此李世民在此后滅薛延陀時參與有限,滅薛延陀之戰仍以李承乾為主。
不過這會兒李世民知道李承乾沒有被圍十分高興,一時間沒有計較此事。
李世民坐下把李承乾的信反復看幾遍,想著父子聯手一舉滅了薛延陀必然在歷史傳為佳話,越想越興奮。
半晌,抬頭看見李恪仍站在大殿里,便朝他擺擺手道“好了,朕這里沒有事了,你先回去準備出征的事情吧!”說罷又低頭看信。
李恪見此無奈一笑,然后眼光一閃,語氣擔憂地道“兒臣聽說九弟病了,兒臣想去看看他。”
李世民聞言低著頭,眼里射出一道精光,沒有抬頭只是“嗯”一聲算是答應了。
李恪小心退出大殿。
李世民抬頭來面無表情看著大殿門口,平靜地問道“晉王的病治的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