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乍聽見楊弘禮有事涉及李承乾,以為是李承乾將寫給他的信同時寫成奏疏公之于眾了,當即大喝道“逆子爾敢!傳楊弘禮晉見。”
楊弘禮在外面其實已經聽見里面李世民的動靜了,以為是李承乾把奏疏上的內容同時寫信告訴了李世民引的李世民大怒。
“臣楊弘禮參見陛下。”楊弘禮趨進來向李世民行禮。
李世民此時正在氣頭,也顧得見的大臣那一套禮儀了,直接怒聲道“那逆子真是越來越膽大了。”說著便李承乾寫給他的信扔下去。
楊弘禮見李世民既不讓他平身也不問什么事,直接往下扔信紙,以為自己猜對了,也不說別的直接拿出李承乾奏疏托在手里。
殿里內侍忙撿了信件傳給楊弘禮,接了奏疏轉呈給李世民。
李世民以為奏疏和信件內容一樣,看也不看一眼直接扔在一邊,兩眼圓睜看著楊弘禮,聲音冰寒道“這個逆子簡直無法無天,此次朕一定要嚴懲他,不要以為他是太子又有功勛就可對朕和朝政指手劃腳,只要朕還活著大唐朝誰說了也不算,一個一個的……”
李世民越說越怒,在楊弘禮驚疑目光中霍然站起來,走到書案前在殿里來回走轉幾圈,突然停下指著殿門口大聲道“來人傳朕旨意,派人去打承乾那個逆子二十大板,朕倒要看看誰還對朕說三道四?”
李世民這會兒是越想越怒,李承乾若是只給他寫一封信私下向他說明自己的觀點,就算語氣不恭他也不好意思向外人提起,生一會兒悶氣找機會收拾李承乾一頓也就過去了。
但是這樣的事讓大臣知道了丟人不說,大臣還會以此來反對他東征高句麗,這就有收買人心兼打擊他的威望的嫌疑了。
李世民現在是真想狠狠地打李承乾一頓,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殺雞敬猴,李世民因為一向標榜廣開言路,不好直接打進諫的大臣,但是李承乾他可以隨意打。
用皇太子來立威也是向大臣表明他東征高句麗的態度之堅定,想要進諫的大臣最好考慮考慮。
“陛下萬萬不可啊!太子殿下此次親自帶兵破滅薛延陀汗帳乃于國于家都是大功一件,上疏建言治理地方原本就是份內之事,雖然因為太子殿下少于歷練所議國事或有不妥,陛下當好言教導怎可如此嚴厲責罰?”
楊弘禮急忙勸諫,無論心里怎么想他都得勸諫,否則就算李承乾不說話太子黨也不會放過他。
李世民聞言一怔,扭頭看著楊弘禮語氣稍緩道“楊愛卿也認為太子所言不妥?”
楊弘禮不知何意忙道“太子殿下欲效法秦始皇在大河以北修筑長城還要修直道,強令夷人改服……”
“嗯?”
李世民聞言大驚,兩三步走到小幾旁拿起李承乾的奏疏開始細看。
楊弘禮見此也忙低下頭看李世民轉給他們信件,楊弘禮一看信上的內容當即后悔此時來見李世民了。
果然,楊弘禮抬起頭想要解釋什么時,卻見李世民正兩眼冒火地盯著他。
“楊弘禮你怎敢善自拆看太子寫給朕的私信?”李世民聲音陰冷地道。
“陛下,臣,臣,臣不知道。”楊弘禮也被嚇壞了,這個罪名可大可小,一切看李世民的心情。
“哼!有事為何不直接奏報?”李世民這會兒有種‘日’了狗的感覺,本來被兒子教訓就夠窩火了,卻還讓別人知了。
楊弘禮看著李世民表情知道此事解釋不清楚,雖然覺得自己很冤枉,但也只能轉移話題道“微臣也是剛剛收到太子殿下的奏疏,覺得太子殿下如此建議怕還有其他舉動,所以急忙來請陛下降旨免得太子殿下輕舉妄動,擾亂大唐正與回紇等部談的盟約。”
李世民聞言心里一動便從容坐下,看著依舊站在當間的楊弘禮指指邊上的席位命他坐下,然后才余怒未消地道“承乾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