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二月底初,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塞北,北國的春風也許沒有江南的那柔和,甚至還帶著沉重的沙塵,但大地上嫩黃的草芽還是像初生的嬰兒一樣一天一個模樣。
此時太陽高升天空晴朗,溫和的春風斷斷續續地從東南方向吹來,原該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
可是當“嗚嗚”——的號角聲傳遍這片草原,方圓數里內的野生動物都瘋地向別處逃竄。
李世績等三位行軍在總管騎在戰馬上神色冷峻地看著前方數百步緊急調動起來的薛延陀大軍。
在他們身后整齊地排列著數十位大唐將領,再后面是則是黑壓壓的十余萬大軍。
數萬大軍排成方陣不動如山,這是李世績從李承乾那里學來的軍陣之法,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已經可以拿出來使用。
而他們對面的薛延陀大軍雖然比他們早出現在這里,似乎是在這里等待他們一般,但是明顯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在發現唐軍有動靜后才整軍出來迎敵的。
兩軍相距五百步遠的時候李世績看見對面的薛延陀的軍陣已經開始準備抽弓答箭,下令大軍停下整頓軍陣準備沖鋒。
面對同樣以步卒為主的薛延陀軍陣李世績有他的一套打法,這種打法在貞觀十五年時大唐與薛延陀那一仗大獲勝,所以李世績在這一戰里還要用這種打法再次擊敗薛延陀。
“咚咚咚……”
一刻鐘后大軍整頓完畢唐軍軍陣中開始擂起戰鼓,張士貴帶著一萬步卒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薛延陀軍陣。
薛延陀軍陣看見唐軍開始進攻立時引起一陣騷亂,但是因為上面的將領一個個騎在馬上不動如山,下面的部族兵也很快就安靜下來。
被擁為薛延陀新可汗的拔灼此時騎在一匹雄俊的戰馬上,面無表情地看著一萬唐軍舉著刀盾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這邊走來。
戰鼓一直“咚咚”地響著,時間緩緩流逝一唐軍已經前進了一百步,對陣雙方已經可看見對面軍陣的豎列了。
李世民領著李恪、候君集、薛萬徹還有裴行儉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日夜兼程趕來,一早來到大營聽說李世績率領大軍出營了又急忙騎著戰馬奔往戰場。
此時已經看到大唐的軍陣聽見進擊的鼓聲了,李世民等人心里越發急切地想到戰場上,不住抽打戰馬一路向著大唐軍陣奔去。
戰鼓有節地響著,唐軍走在前面的張士貴離薛延陀的軍陣只四百步距離了。
張士貴騎在戰馬上一手提著韁繩一手握著他的長槊繼續前進,他已經可以看見敵軍主帥手里的武器了。
隨著雙方大軍的不斷不接近,軍陣里的士兵越來越安靜,方圓數里的戰場上只能聽見唐軍的戰鼓和進攻的腳步聲。
就在此時突然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馬蹄聲,張士貴聞聲不由扭頭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只見遠處一隊唐軍正風馳電掣一般朝這邊沖來。
與此同時后面的李世績等人聞聲也都忍不住回頭看去,見是有唐軍來李世績連忙派人去查看來的是哪一路,不要打亂他的部署。
他旁邊的李大亮遠遠地看見為首的大將身材高大身上鎧甲如銀外加一襲白色披風極為顯眼,便悄悄道“薛仁貴到了。”
薛仁貴聽說李承乾被圍便立即帶著兩千騎兵趕來,余下步卒交給盧泓帶領。
一進戰場就看見雙方正要開戰,他此時對于李承乾生死不明內心十分憔急,一見薛延陀大軍便怒火中燒,當下不顧一切地帶兵往戰場上沖。
張士貴看一眼來的是唐軍知道后面有李世績處理,他只需要帶領身后這一萬人向薛延陀進攻。
李世民也看見了極為拉風的薛仁貴,這才想起來他給薛仁貴下過旨意命他就地駐扎沒有旨意不得妄動。此時看見薛仁貴趕來,必然因為李承乾被圍薛仁貴冒死前來參戰,再看薛仁貴的大軍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