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承乾所率領的唐與回紇族兵撕殺的時候,在他們南方茫茫的大草原上大唐與薛延陀也在從南到北地上演著一出生死追逐。
被大唐打敗的數萬薛延陀大軍拼命往北逃竄,大唐這次一改往日的一戰勝利立即下旨招降的路數,而是率數萬大軍跟在薛延陀大軍后面一路猛追。
在這條追逐的路上謀略與勇武的交鋒一刻不能止息,兩軍將士更是時刻都上演著生死較量。
高強度的騎馬狂奔,讓很多大唐將士苦不堪言,五十多歲的李世民一連幾天騎著戰馬在草原上馳騁,饒是他身體強健也感到渾身疲乏酸痛,但是即便如此晚上進了帳篷還要召集軍中幾個大將商量軍事。
急行軍中李世民的帳殿設置也十分簡單,只在大帳中間放三個高腳火盆燃著火焰照明,火盆兩邊放著兩排羊毛氈就算是席位了。
李世民扶著李恪在正位上坐下,看一眼帳里的眾臣神色凝重地道“從這兩天的情況來看,薛延陀已經猜到了承乾被圍的事情了。”
李世績和其他幾個唐軍將領也都有預感,如果對方不知道圍住的是李承乾不可能不顧一切往北逃的。
李世績沉吟一下道“薛仁貴和薛萬徹兩位將軍這幾天一直死死地咬著薛延陀的主力,薛延陀將領即便知道被圍的是太子殿下,薛仁貴也不會給他們機會攻擊太子殿下的。陛下不必太過擔心。”
李世民聞言默默地點點頭道“承乾縱有千般錯處,可他是朕的嫡長子是大唐的皇太子,怎么也不能受辱于薛延陀。”
這話是啥意思?
如果李承乾被俘……
“太子殿下雄才大略,身邊又有能臣武將不會出事的。”李恪緩緩出言道。
“唉!”
李世民聞言只是嘆口氣。
眾人相視一眼不敢吭聲。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才淡淡地道“今日朕到收到雉奴(李治)的奏疏他很擔心朕和承乾,承乾腿上有傷不能領兵可是大唐周邊四夷不靖……”
帳殿里眾將聞言已經是心驚肉跳這可是正在對外打仗的時候,李世民怎么突然提起此事來了。
李世民也不看眾將的臉色繼續淡淡道“大唐周邊四夷不靖高句麗更是大唐的心腹大患,朕想趁著朕還能動的時候替大唐滅掉高句麗。”
李世民說出他的目的眾將長松一口氣,只是想東征高句麗不是要換皇太子。
李治送來的奏疏真是只是表示對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擔心,順便強調一下李承乾身為大唐的皇太子未來的大唐皇帝不能被薛延陀俘虜的理念,若是李承乾真的被薛延陀俘虜了好作為攻擊李承乾的口實。
可是李世民卻借此重提東征高句麗,這使得在大臣們眼里李治這封信必然是進讒奪嫡的一封信。
“陛下有此雄心壯志臣甘愿追隨。”候君集第一個跳出來表示支持。
李世民見狀欣慰地點點頭,其他幾個將領見狀也都起身道“臣等甘愿追隨陛下。”
李恪聽的直冒冷汗剛才他都以為李世民是要廢李承乾了,沒想到只是想讓大臣們支持他東征高句麗。他現在非常想知道李治給李世民的信上到底說了什么,讓李世民又突然覺得李承乾無能。
李世民見已經把他要表達的意見都說清楚了,便命眾將退下。
夕陽西下,蘇定方威風凜凜地帶著五千騎兵押著比他們多兩千的薛延陀步卒回到大唐軍大營前。
烏紇等一眾薛延陀降卒看見大唐軍營前面一片數畝大小的地方黑黢黢,內里更是坑坑洼洼沒有一處平坦的地方,就感覺心驚肉跳。
李承乾隱身營里悄悄觀察薛延陀降眾,看見的幾千完好無損的回紇步卒,李承乾不由看向蘇定方道“他們是怎么投降的。”
“太子殿下,烏紇這些人被太子殿下的神威嚇破了膽,臣幾個沖鋒他們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