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還不知道李世民已經灰灰溜溜地走了,他還要繼續他的演講。
“漢朝有個寫史書的人司馬遷說過‘人都得一死,有人死的輕于鴻毛,沒有任何價值,有人死的重于泰山。’凡是因為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的人,死的就重于泰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受傷殘疾的人,如果朝廷不照顧他們,讓他們活著比死了還難受,那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朝廷。
所以朝廷花多大的力氣來照他們和他們的親人都是應該的。”
李承乾這段話說完文武大臣中有很多人表情不屑,幾個大頭兵死了就重于泰山了?
只是李承乾下面的話和將士的表現的讓他們膽顫心驚。
“朝廷不光要照顧這些人,朝廷還要做很多事諸如鋪路挖渠,賑災濟困,內平叛亂,外御敵侮這些事情都要朝廷來做。
朝廷是又拿什么做成這些事呢?因為我大唐有數千萬整日里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作交糧納稅的樸實農民,還有一年四季屈身工坊精益求精的好工匠,農民種的糧食可以養活大唐人,工匠打造的兵器可以殺敵,打造的農具可以耕種,這些都是朝廷的力量來源。
但是,這一切都要在天下太平時候才能做成,天下烽煙四起誰能安心耕田、做工?
所以大唐想要有一切就要先有一支忠于大唐。忠于職守的大唐王師。
比如說咱們的金山銀山都得由你們守護,你們若是守不住咱們大唐的金山銀山,那些陣亡將士遺孤朝廷就沒有錢撫育,朝廷也沒錢照顧你們那此殘疾的袍澤。”
“嗡——”
整個會場議論再次響起了議論聲。
場地內外近十萬人都沒有想到李承乾把軍人抬得這么高!
而且李承乾只提到農民和工匠沒有提士人和商賈,這讓立在北方高臺上的文武大臣心里五味雜陳。
可是下面的將士們卻都聽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那就是他們有神圣的職責守護大唐的金山銀山。
金山銀山是什么他們現在的理解就是這些礦脈,所以很多將士都把凌冽地殺機都投向在場的各羈縻州首領。
一個年輕的校尉站起來朝李承乾鄭重抱擲拳道“太子殿下一心為公,我等還舍不得一腔熱血?還請太子殿下放心,大唐的金山銀山我等必用性命也要守護好。”
數萬將士聞言均激動在大喊道“我等必用性命守護好大唐的金山銀山……”
……
……
李承乾看著他想要的場面終于出現了,心里暗暗地松一口氣。
可是房玄齡看到這一幕卻是心驚肉跳,他仿佛看見了玄武政變之前秦王府的那些將領們激動的模樣了……
“李兵部這恐怕不妥吧?”房玄齡歪頭悄悄對李世績道。
李世績聞言面無表情地回道“太子殿下大公無私并無不妥。”
旁邊的候君集見此臉忍不住露冷笑,尉遲恭神情也流露出深深的憂慮。
李承乾把他能說的都說完了就結束了此次演講,在數萬將士們歡呼聲中走下高臺。
看著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這場擂臺打完,一眾大臣也都松了一口氣,把余下安的魂流程簡化一下就結束了此次盛會。
第二日,李承乾上書請求朝廷給此次滅薛延陀之戰立紀功碑,并且在碑文后面附上此次戰爭中歷次戰斗的簡單過程,以及在此次戰斗中犧牲的將士籍貫、年齡和姓名。
李世民看完這道奏疏直擲在地上,胸口巨烈地起伏半晌說不出話來。
因為這些做法在李世民看來那是歷代所無,只是李承乾邀買人心的手段而已。
不知過了多久,李世民抬起頭兩眼冒著綠光,陰陰地道“傳梁國公和英國公來見朕。”
很快二人來到,一進議事大廳里看見里面只有臉色陰沉的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