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舉薦和恩陰,長此以往必然再次走上魏晉的老路……”
李世民聞言有些吃驚地看著李承乾,半晌才無奈地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一心只想著算計臣子,誰會對你忠心啊?”
“兒臣不是算計臣子,只是收回君主選賢任能的權力。”李承乾講明這些權力本來就該是皇帝的。
李世民聞言卻嘆氣道“就算你現用的東宮諸臣都是人中精英或者是出身寒門,可是他們也有子弟家人,等他們為你立了功勛,做了大官自然就會為他們的家人子弟著想。
誰能保證這些人的家人子弟都是人才?
你不用恩陰和舉薦的官員,他們家里沒有出息的子弟就沒有出路,他們就會對你懷有二心。”
李世民說的最現實的一個問題,官員很難保持初心,設置多少制度都沒有用。
很多法家的很好的律條都敗壞在了人心上。
這也是中國古代儒家和法家并行的原因,只有律法規范不了人心,所以需要儒家從思想上教育人。
特別是社會的上層,法律對他們來說如同虛設,必須要用儒家來教育感化他們。
不過李承乾對此早有準備,直接對李世民道“對于功臣,兒臣已經給他們找到了出路,把他們和他們子孫分封海外,省得他們留在國內成為對抗朝廷的特權階級。”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做的如此激烈呢?”
“故土難遷,士族在大唐是人上人,不把他們的特權打掉是不會輕易往海外遷的。”
要想占領海外,光派出一些藩王實在太慢,而且藩王在海外的生存能力未必比士族強。
如果派出去的藩王接連完蛋幾個,再想往外分封就難了,所以必須同時往外派遣士族,以他們的實力在海外站住腳跟還是容易的。
李世民說到這里感到有些頭疼忍不住摸摸腦袋,李承乾看見忙上前摸摸李世民的腦袋的,皺著眉頭道“父皇又起燒了,兒臣給您擦些酒精先歇息一會兒吧!”
李世民聞言臉色黯然道“承乾,父皇已經老了,不知還有幾天活頭,大唐江山就要落到你的肩上,凡事都要小心一些……”
李承乾扶著李世民躺下一邊用干凈的絲綿給李世民頭上擦酒精,一邊向他保證道“請父皇放心。”
可是這話聽在李世民耳朵里,卻沒有一點放心的意思,只是他現在病著又沒有別的選擇……
“這幾天父皇就在宮里養病誰也別見,兒臣算著等父皇的身體再好一些,他們就該作亂了……”最后李承乾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李世民也知道到了這個時候他就算出去見群臣也只能壓制一時,與其等自己死后讓李承乾一個人面對士族造反,不如趁自己還在把他引出來一舉鏟平,便答應了李承乾的要求。
李承乾給李世民擦了酒精把李恪和內侍們招進來自己才出去。
李承乾走出李世民的寢殿長舒一口氣,這一次算是說服了李世民。
李承乾跟李世民的政治主張不同,很多時候李世民都反對李承乾的一些主張。
所以之前李承乾很擔心萬一士族兵變他失敗了,李世民會不會把他作為犧牲品給交出去?
現在提前得到李世民的理解,他的布局就可以從容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