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太子殿下!”
響亮的聲音整齊劃一。
莊嚴肅穆的嘉德殿里群臣山呼朝拜。
高據寶座的李承乾俯視著這數百群臣排山倒海一般地向他躬身行禮,深深吸一口,淡淡地道“眾卿平身!”
“平身!”
劉葵扯起嗓子聲音傳遍整間大殿。
群臣這才直起身子微微抬看著李承乾的下巴,等著劉葵宣布開始議事。
豆盧賢超攥緊手里的象牙笏板,那上面寫著他稍后要噴李承乾的話,他作為從三的高官站的還算靠前,看著寶座上年輕的李承乾心里充滿不屑。
在他看來李承乾能打仗怎么著?
李世民也能打仗還不是被大臣們罵的團團轉轉,今天就你讓你見識一下老夫的厲害。
李承乾今天穿著一套冕服帽子上有九條白珠串垂在面前,大臣從下面看都覺得李承乾的臉色陰沉沉的。
站在前面的幾位宰相都有些擔心,怕李承乾今日就對一些大臣動手。
果然他們沒有等來劉葵宣布上奏議事的旨意,而是聽見寶座上的李承乾嚴肅聲音響起。
“人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可是父皇多次下令不許各地進貢方物,孤王和太子妃皇孫吃飯,一頓飯也就是四菜一湯。
如此行事可算節儉?”
大殿里落針可聞,群臣都愕然地看著李承乾想知道他說這些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見眾人不回答不禁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大聲呵斥道“怎么?
父皇和孤王如此生活,在你們眼里還不算節儉?
你們還有點人心嗎?”
李承乾疾言厲色地一問簡直就是一個炸雷直接落在了嘉德殿上空,把大殿上的群臣震的外焦里嫩。
以前可都是大臣給皇帝上思想政治課,在一些大臣看來李承乾監國那就應該是泥胎木雕,他們說什么聽什么就行了,這才有了一連串的斗爭。
現在雙方還正僵著,底下還蘊釀著更強烈的對抗,誰能想到年紀輕輕的李承乾一上來就要教訓他們?
“陛下和太子殿下愛民如子勤儉節約天下皆知,臣等都是信服的。”老好人楊師道趕緊站出來給李承乾圓場。
但是李承乾卻不領情,直接道冷哼一聲道“父皇和孤王勤儉節約天下皆知,可是很多臣子卻不學父皇和孤王的勤儉節約,卻貪得無厭殘民自肥。”
說到這里李承乾停下來拍拍桌上的卷宗,瞇起眼睛掃視著下面的文武大臣。
站在前面的幾個大臣看見心里都是一沉,他們知道李承乾肯定會反擊的,但是想李世民的病快好了,只要李世民出來就能阻止李承乾的反擊,可是沒有想到李承乾動作這么快……
高士廉怕李承乾現在鬧出來激化矛盾,李世民病著沒人給他收場,趁這個間隙忙出列奏道“啟奏太子殿下,殿下升座當議國事,還是讓文武大臣上奏國事才是。”
李承乾怎么會現在停下來!
聞言看一眼高士廉冷冷地道“吏治就是國事。”
說罷也不給他再說話的機會,拿起一份卷宗在桌子使勁敲兩下,大聲道“在你們中間有一個官員拿著朝廷給的一年七百二十擔俸祿,九傾職田,二十傾永業田,竟然還不知足派管家去搶旁邊百姓的一畝桑田。
人家不給他,他就把人家里的男人都打死,妻女去他家哭訴他竟然看上人家女兒,把人家女兒搶到他床上去了!”
李承乾說的數目是大唐從三品官員的實收俸祿和部分福利,大殿里的臣都知道不由都是一驚!
啊!
朝堂上立即炸禍了。
這種事哪能在大朝上說!
以前就算是有官欺民的事情,官員不提皇帝也不會提,最多是有點良心的借故懲罰一下。
到了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