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會兒李世績等六部尚書到了,行禮坐下一樣不敢吭聲。
李世民怒哼一聲,直接道“高句麗蓋蘇文弒君攬政,更攻打新羅和百濟,是可忍熟不可忍?
朕決意派兩路大軍做為先行大軍討伐高句麗。”
群臣聽了皆是愕然,李承乾已經下旨幽州都督府和營州都督測量高句麗的山河地理圖,顯然近期不打算動高句麗動武。
“陛下,大唐去年幾乎以傾國之力才滅了北部的薛延陀,現在還有數萬將士遠在靈州,本來就需要的數十萬石糧草供應。
而且根據太子殿下計劃,今年大唐還要往靈州運送糧食補給新投降的漠北各部牧民,以換取他們的牛羊馬匹,使得漠北牧民從此依賴大唐的糧食供應,此乃長治久安之計大唐必須力以赴才能做好這件事。
現在出兵高句麗恐怕糧草難以支應,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尚書右丞兼戶部尚書的程名振,提出來的問題非常實在,朝廷沒有糧草怎么打仗?
李世民黑著臉還沒有說話,就見禇遂良也站出來行禮道“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對高句麗的處置十分妥當,現在大唐應該力應對北方草原,待北疆各部牧民歸心才可再做他想。”
“你!”李世民聞言霍然起身,瞪圓了眼睛指著禇遂良。
大殿里氣氛瞬間劍拔弩張。
還著坐著大臣此時目光在李世民和李承乾兩人上轉來轉去,一個個心里暗道李承乾的勢力終于能跟李世民抗衡了,也不知是福禍。
李承乾怕李世民降罪程名振和禇遂良,忙出言緩和道“父皇,兩位卿家所言皆是實情,父皇不必生氣。
糧草的事情兒臣已經有了對策,南海諸島皆氣候溫暖、濕潤,盛產稻谷。
只待吳王李恪出海從南海諸島征收稻谷,從海上運到海河入境,直接存放在幽州,日后可供東征之用。”
李世民聞言扭頭看著李承乾怒聲質問道“你既然已經有辦法籌集糧草,為何還不發兵?”
李承乾見李世民存心找茬,也生了怒氣,便直接回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兒臣以為需等幽州的糧倉填滿了再行出兵遼東。”
群臣不由為李承乾捏一把汗。
但是李世民聞言卻沒有生氣,款款坐下,看著群臣正色道“傳朕旨意,著兵部尚書李世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孫貳朗副之,將兵三千合營州都督府兵力出兵遼東。
右衛率大將軍蘇定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將軍副之李海岸副之,將兵一萬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入。”
李世民一道旨意下去,殿里所有人都大驚不已。
李世民近些年雖然強勢,但是很多國政還是愿意聽一聽大臣的意見,可是這一次竟然在一片反對聲中直接下旨出兵。
李世績怔一下,慌忙走出來鄭重行禮道“臣遵旨!”
李世民看著程名振要說話直接道“程卿家暫時挪移一萬多兵馬的糧草,應該沒有問題吧!”
程名振看李承乾一直坐著沒有動,只得躬身行禮道“臣遵旨!”
“陛下,一萬多兵馬恐怕難以征伐高句麗,還請陛下三思而行?”高士廉實在想不明白李世民發這么點兵力做什么。
殿里群臣聞言都看向李世民,只見李世民自信一笑,看著李承乾道“兵力雖少帶著火藥和飛鷹軍,先給高句麗一個教訓也不是難事。”
李承乾聞言大驚起身道“父皇,飛鷹軍還在訓練中,并不能派上戰場,而且飛鷹將軍不是蘇定方是杜荷。”
飛鷹軍?
殿里群臣聞言心里都有猜到,荊王叛亂那日,長安城飛過熱氣球……
因此看著李承乾大驚神色都有些同情他,畢竟那可是天兵天將一樣的存在,現在陛下算計……
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