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黃金進京,立即就轟動了長安城,連最近深居后宮的李世民都被驚動了。
直接下旨召李承乾去太極宮見駕。
李世民病愈以后搬到后宮的紫薇殿居住。
紫薇殿在太極宮御花園里,那里風景優(yōu)美很適宜李世民養(yǎng)病。
這樣做也是對大臣請他出來主持政務的一種無聲的回應。
考慮到李承乾對玄武門的忌諱,李世民還是在甘露殿召見的李承乾。
“這次薛仁貴帶回來多少黃金?”
這是李承乾行禮后李世民問的第一句話。
李承乾聞言不說話只是看著李世民,想知道李世民急著要錢做什么?
李世民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紅著臉發(fā)怒道“怎么?朕問不得嗎?”
李承乾見狀笑笑道“黃金都是大唐的,父皇當然問得。”
李世民聞言怒哼一聲等著李承乾說話。
等了半天卻見李承乾只是自顧自倒一杯水,悠閑地喝著,根本沒有要說黃金的意思。
“孽子!”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李承乾敢如此輕慢他。
李承乾見狀放杯子,看著李世民無奈道“父皇要用黃金,總得告訴兒臣您打算怎么用吧?”
李世民聞言也不直言道“朕要東征高句麗,原來你說沒有糧草,現在有了黃金,朕就可以直接用黃金采買糧草了。”
李承乾聞言苦笑一聲道“父皇想多,采買糧草,哪有那么容易?”
“怎么?你的黃金不給朕用?”李世民聞言幾乎當場就要翻臉。
李承乾聞言忙搖手道“兒臣可沒有這個意思!”
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威脅道“要是沒有一個合理的說法,你回東宮讀書,朕親自主持朝政。”
“若是父皇真要親自主持朝政,倒是兒臣的福氣。”
“你——”
李世民聞言指著李承乾氣的說不出話來。
李承乾見此也不再氣他,淡淡地道“父皇急于征遼的心情,兒臣可以理解,可是薛仁貴帶回來三萬兩黃金,確實不能用在征高句麗。”
李世民聞言更怒,怒哼一聲把臉扭向一邊不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見此心里隱生怒意,心想這么任性的皇帝,真不知道那些穿越到大唐的人,一個個怎么把他哄高興的。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李世民現在活蹦亂跳的,隨時可以免了他這個監(jiān)國太子,到時候再想在碰朝政恐怕就難了。
李承乾忍了忍才接著道“三萬兩黃金打高句麗自然是夠了,可是天下驟然多出三萬黃金,恐怕會物價騰升,民不聊生……”
“那你的三萬兩黃金,還有以后挖出來的黃金都埋起來不用了?”李世民怒懟道。
“用自然是要用的,不過要用在大唐內部。大唐百姓買賣并不使用金銀,而是使用銅錢和絹、帛,兒臣只要找能工巧匠把這些金銀打制成精美的首飾,自然有富戶把家藏的錢拿出來購買。
然后用這些錢在洛陽建立一處更大的煉鋼廠,打造兵器和農具低價販賣天下百姓。
百姓有了工具就會開墾更多的荒地,大唐的糧食就會增多了,到了這時候這些黃金才可以讓父皇用來東征高句麗。”
政府不管鑄多少錢,只要生產力沒有發(fā)展,國力就不會增加。
黃金也一樣,現在大唐不可能拿黃金去外國購買物資,只能用黃金引出富戶埋在地下的錢。
這是劣驅良幣,當黃金與銅錢同時出現時,人們更愿意把黃金藏起來,拿銅錢出來消費。
貨幣根源就是商品,以大唐現在的商品流通數量以及諸多技術限制,李承乾根本不具備以金銀作為準備金發(fā)行貨幣的條件。
所以李承乾選擇的發(fā)展方向就是先發(fā)展工業(yè),擴大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