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李世民命柳奭代他傳旨給李承乾,命他謹慎監國多聽大臣的意見,這算是一次教導。
旨意發出去之后李世民依然覺得不放心,再次命快馬去伊川縣薛大鼎傳速來行在。
薛大鼎是個實干型官員,這一次李承乾派他以工部尚書的身份主持修水庫、水渠,他便一心撲在這上頭。
他從長安到洛陽連洛陽城都沒有進,牽著馬沿著伊河逆流而上。
在伊川和嵩縣反復考察,幾百里長的伊河被他用腳反復仗量了幾遍。
走了兩個多月才規劃出水渠該怎么修、水庫該建在哪里,怎么防治洪水,怎么進灌溉。把這些都規劃好了他才回到伊川縣在,把他的規劃寫成奏疏送去長安。
李承乾收到奏疏后很快就批準了,命他在洛州就近征調民夫,利用冬季農閑時候開始修渠。ii
命令下去以后洛州刺史戴至德答復的也非常好,說是整個洛州將全力配合此事。
在薛大鼎看來監國皇太子親自過問的工程,李世民還正在洛陽城住著,就是給下面一千個膽子,也不敢在這種時候在這件事情上糊弄他。
所以薛大鼎就放心地在伊川縣住著,勞累兩個多月,猛一歇下來再加深秋天氣濕寒,他的風濕性腿痛就犯了。
薛大鼎就在伊川縣請個大夫看了吃幾服藥稍好一點,跟著他的人都建議他去洛陽城找個好大夫看看,可是薛大鼎認為他覺得這是老毛病了,找誰都一樣反正一時半會兒也也治不好。
而且這邊一兩天,洛州刺史就開始征調齊民夫了,動工修渠才是大事,所以他就一直住在伊川縣城。ii
直到前日下雨,薛大鼎的管家告訴他門外有百姓請愿不要在這里修渠,他原本想出去看看,卻被伊川縣令胡尚成攔住了。
胡尚成滿嘴向他保證一會兒工夫就能把人勸走,請他不必擔心,他因為腿疼也就沒有出去。
不想今日洛州刺史就派人來傳話,說李世民召他去洛陽行在見駕,薛大鼎才意識到可能出事了。
只是還沒有等派人去查問,就見行在也遣使催促他立即去洛陽見駕。
薛大鼎見李世民催的急,只得忍著腿痛騎馬前去洛陽。
好在他這是老毛病了,這些天吃的藥多少起作用,心里一急又在馬上顛簸一路,到了洛陽腿反而不怎么疼了。
薛大鼎一路快馬來到行在,只是站在門口稍稍整理一下儀容,就被李世民召進寢殿。ii
“臣薛大鼎參見陛下。”薛大鼎躬身行禮。
李世民面無表情地看著薛大鼎,語氣聽不出喜怒道“平身”
薛大鼎直起身子看著坐在羅漢床的上的李世民,正面無表情地看著他,便小心地問道“不知陛下召見臣來有什么吩咐?”
李世民見薛大鼎沒有第一時間匯報伊川縣百姓請愿的事情,心里十分不滿意。
臉上神色就冷淡了一些,依然是讓人聽不出喜怒地道“聽說伊川百姓反對修渠?”
薛大鼎見問想了一下便如實答道“啟奏陛下,臣這兩個月深入伊河發現伊川、嵩縣連年遭受水患農田收成極少,百姓生活的困苦。
水庫、水渠修成以后旱時可以灌溉農田,澇時可以存水放水,洪水及時由伊河流入黃河,伊河河道也可以常年不枯有利于航運。是以臣以為水渠、水庫是必須要修的。ii
只是修水庫、水渠要占用許多良田,百姓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不明朝廷的苦心也是有的,不過當地官員勸說后也就都明白了,愿意出工出力修渠。”
李世民聽了薛大鼎的話,臉上的神情更加冷淡,如果下令派兵驅趕請愿百姓是為了給地方官府施壓,尚情有可原的話。
那么隱瞞嵩縣和伊川的謠言,就一定是居心不良。
李世民想立即拿下薛大鼎,但是又沒有實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