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周邊的士族都相互沾親帶故,和朝廷打交道自然同進同退,幾十個士族的族長齊聚洛陽求見李世民。
洛陽行在。
李世民無精打采地看一眼馬周遞上來的奏疏,隨手往桌上一扔。
“既然是太子要這樣,就讓這些人去伊川縣見太子去。”
李世民說罷就無聽在脫口擺擺手讓馬周退下。
“臣遵旨。”馬周忙行禮退下。
這些天李世民越來越倦怠政務,有什么事情都說太子監國,命請示在伊川的李承乾。
好在前幾天李承乾的儀仗和隨行官員都到了,朝政在洛陽伊川兩邊來回辦理也能運轉起來。
許敬宗等人已經在伊川縣十余日了,李承乾既不出兵征討蔡文英也不回洛陽,每日照常處理公務。ii
公務之余還把從長安帶來的供奉集合起來,排演新戲,這讓下面的大臣都摸不著頭腦。
不過政務井井有條,他們也不敢多說什么。
這一日李承乾正在伊川縣衙和杜荷商量事情。
“杜荷從現在到明年春耕之時,你們打造多少農具?”
這是李承乾現在最關心的事,話已說出去了,如果明年春耕時沒有農具分發給伊川縣的饑民,那些文人還指不定怎么編排他呢?
“礦石儲備的很足,只要煤運過去,到明年春耕時能多打造出一倍的農具,連嵩縣那邊百姓的都有了。”杜荷語氣十分輕松。
李承乾聽了心里也是一松,看著杜荷翹著二郎腿,把玩著手里的折扇悠閑的不得了。ii
心里有些不平衡,便趕他道“那你就別坐在這里了,去找薛大鼎抽調人力往洛陽搬煤。”
杜荷聞言忙起身道“遵旨!”然后就轉身出去了。
李承乾從后面看著杜荷的背影,見他一邊走還一邊輕輕搖著折扇,活脫脫一個風流才子的樣子,心里暗道該不會杜荷才是穿越的吧?
他怎么過得那么輕松?
李承乾正想著,有內侍進來稟報道“啟稟太子殿下,中書舍人高季輔求見。”
高季輔領著眾士族的族長一出洛陽,李承乾就知道了,李承乾正等著他們來呢。
“宣他進來。”
李承乾略整理一下儀容,正襟危坐等高季輔進屋。ii
“臣高季輔參見太子殿下。”
“平身。”
高季輔抬頭一看李承乾,見他神情不悲不喜,頓覺深不可測。
心里一驚,把準備好的勸諫之詞都收起來,直接把李世民的話說了。
“既然是陛下的旨意,孤王自當照辦。”李承乾聲音毫無情緒地道。
“太子殿下打算何時召見他們呢?”高季輔小心問道。
“孤王這幾日政務繁忙,沒時間召見他們。你先帶他們去看一看伊川縣士紳官員密謀造反的證據,再帶他們看看正在清理中的伊河河道,和已經得到救濟的伊川縣饑民的生活。
還有就是孤王新排了幾出戲,每日晚上讓他們看看戲。ii
等這些都看完了,再帶他們來見孤王。”李承乾一口氣說完,便低頭處理公文。
高季輔見此只能行禮告退。
接下來的幾天,來到伊川縣的士族族長一個個都叫苦連天起來。
這些士族族長雖然沒有一聲令下所有族人都俯首聽命的本事,但是作為一個郡望的主祭人,到哪里都是被優待的對像。
李承乾竟然直接讓他們在伊川縣到處跑,今天是看河工,明天是看饑民,還讓他們看伊川士紳犯罪的證據,不說腳上都磨出也血泡。
單說伊川的士紳與這些族長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讓他們看這些如何能高興?
不高興怎么辦?ii
忍著!
不然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