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太子殿下,道王殿下已經率領道王府的府兵平定了嵩縣叛亂!
梁大將軍命末將請示大軍是否進城?”
李承乾見梁建方派回的小校一臉興奮地向他請示,差點氣吐血。
李承乾最討厭事情超出他的掌握,李元慶突然帶領府兵和士族平定蔡文英叛亂,把李承乾的布置都打亂了。
李元慶平叛成功,李承乾之前所做的準備可能大部分都白做了。
有平叛之功加身的李元慶和嵩縣士族甚至會對他倒打一鈀,說蔡文英之所以造反是因為李承乾的苛政,這樣就又回到他們原先設計的戲碼了。
看著遠處的嵩縣縣城,李承乾真想下令梁建方立即撤軍,讓李元慶的府兵和嵩縣縣城里的三明仙教的教眾真刀真槍的斗一場,讓他們兩敗俱傷。
李承乾沉著臉不說話,其他人也都從勝利的大喜中醒了過來,有點擔心地看著李承乾。
過了好一會,李承乾才淡淡地下令道“李義府你去傳孤王的命令你和梁建方率兵進城清理叛逆。”
這句話的重點落在了“清理叛逆”四個字上。
李義府立即明白了李承乾的意圖,讓他借機對李元慶一黨發難。李義府的臉色難免有些陰沉,有心不去,可是想到前幾天許敬宗才被連降四級……
李義府還是去傳命令了。
李義府和梁建方帶著三千府兵進了嵩縣縣城,三千府兵進城后立刻接管了城中幾處重要的地方。接管過程中沒有任何磨擦,道王府的府兵十分老實把地方讓出來。
只是接下來了解到的事情,讓心黑手狠的李義府也心驚不已,暗道李承乾這次是遇上對手了。
“臣李元慶參見太子殿下!”
此時的李元慶沒有了當時的風流儒雅,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模樣了。
只見他披頭散發,精赤著白晳的上半身,用母指粗的麻繩把自己綁的結結實實的,直挺挺地跪在門口,含悲帶淚地向李承乾請罪。
這種請罪儀式叫做“肉擔牽羊”,比什么“負荊請罪”可要高級多了,一般是亡國國君向勝利的國君請罪時用的儀式,當然今日李元慶用在向李承乾請罪是不合適的。
而且可能是因為時間緊迫,道王府沒有給李元慶準備棺材和陪葬的用品,請罪態度也顯得不那么實在。
李承乾身著戎服站在革車上,面沉似水地看著李元慶,和跪在李元慶身后的道王府官員和嵩縣士紳。
心里盤算著李元慶想要做什么?
從表面上看,道王府平定蔡文英叛亂,于朝廷是有大功的,他們為什么不拿平定蔡文英叛亂大做文章呢?
“道王叔為何這般情形?”
李承乾抬頭看著古舊的城墻,聲音平靜地道。
“臣有罪,嗚嗚——!”
李元慶只說了三個字就伏地痛哭,一副痛改前非的樣子。
李承乾看他演戲心里煩躁,神色冷漠地道“既然道王叔沒有別的話說,就把他請到一邊去。”
隨著李承乾一聲令下,兩個身著重甲的侍衛上前就要把李元慶拉開。
道王府長史蕭談見李承乾不按套路出牌,臉色大變,急忙高聲反問道“道王殿下誠心請罪,太子殿下如何能不以禮待之?”
蕭談的聲音很高,話說的也正氣凜然。
跪在地上的道王府官員都忍不住在心里為蕭談叫好。
李承乾卻絲毫不為蕭談言語所動,直接冷酷地下令道“把這個逆臣拉下去斬首。”
身著重甲的東宮侍衛二話不說,就先把蕭談往后拉。
蕭談見李承乾真要殺他,嚇得拼命掙扎,一邊掙扎一邊大喊道“李承乾你殘暴不仁,道王是你的叔父,他裸+身跪地請罪,你就該親自把他扶——”
蕭談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侍衛堵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