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快平身,這一趟隨你父親去瓊州,也夠苦了。”
“教敬父親,兒臣不苦。”
長孫沖忙謙虛道。
李世民看著長孫沖想起自己的兩個兒子,不由嘆了一口氣。
長孫無忌老狐貍了如何看不出來,只是他剛從流放地回來,多少還有些懼怕不敢多嘴。
中午,李世民在行在為長孫無忌擺宴接風。宴罷,眾人退下,只留長孫無忌說話。
“輔機,這里就咱們兩個,你對朕實說,你以為承乾如何?”李世民神色鄭重地問道。
長孫無忌臉上不動聲色,心里卻是破口大罵,你們爺倆的事不要讓我摻和好不好?ii
上回摻和一回被發配瓊州,我要是再摻和一回還不被發配到天竺國去?
罵歸罵,可若真不讓長孫無忌摻和皇家的事,長孫無忌會渾身不舒服的。
歷史上長孫無忌一生三次摻和李氏皇族的家事,一次是玄武門政變,使他成為貞觀年間的重臣;第二次是支持立李治為太子,使他成為永徽年間的權臣;第三次是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使他成為階下囚,并被賜死。
長孫無忌沉吟著組織詞語,李世民在旁邊耐心地等著。
“太子殿下雄才大略,是儲君的不二人選。”長孫無忌試探道。
李世民點點頭“嗯”一聲表示認可。
長孫無忌再次在心里罵娘,卻不再說話了。ii
李世民見長孫無忌不說話,便自己說起來“承乾的能力朕也是看得見的,只是他的性情太過剛強,凡事都想依著他的想法,這怎么可能呢?”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說這些話,是因為李承乾上午在洛陽城外給周晉立的墓碑。
“陛下,太子殿下這一招可高啊!”長孫無忌笑咪咪地道。
李世民的臉色瞬間難看起來,看一眼長孫無忌道“輔機,你是不是怨朕把你流放到瓊州,所以看見你外甥打了朕的臉,心里高興啊?”
長孫無忌雖然知道李世民這話不是當真的,但也連忙起身拜下道“臣不敢,只是臣覺得太子殿下這次做的確實高明。”
“不是為了奚落朕?”李世民疑惑道。ii
長孫無忌苦笑道“‘君辱臣死’臣怎么敢奚落陛下?”
李世民眼神依然狐疑地看著長孫無忌道“那你說說。”
“臣回來這一路上已經看過,杜正倫和劉祥道上的奏疏,雖然偏激,但也有一些對的地方。
奏疏的主旨就是要把一向與太子殿下不睦的世族之人驅逐出朝堂。
太子殿下要推行此法受到大臣反對,按太子殿下以往的性情,應該使出激烈手段強行推動才是。
可是太子殿下卻轉而想借著平定蔡文英叛亂,把洛陽周邊的士族都牽連進去,以使這些人支持改革銓選。
只是臣擔心太子殿下拒這些士族人家全部發配去海外,致使國內空虛,才從中插手,又使太子殿下的愿望落空了。”
說到這里,見李世民臉上露出不耐煩的神色,忙笑道“臣也沒有想到太子殿下竟然借著給周晉立碑這件事,寫了一篇那么好的祭文。”
“哼!”
李世民輕哼一聲,表示自己對此不滿。
長孫無忌笑笑不以為意道“陛下,你看那篇墓志銘寫的多好啊!這是要傳頌千古的文章,只等這文章傳遍天下之日,朝廷銓選之政想不改都難了。”
李世民聞言睜大了眼睛,伸手指向南方道“照你這么說,為了大唐銓選改革,朕就得任由周晉的墓碑立在那?”
李世民原來的是想,過兩天他就下道旨意,由禮部按三品官員的禮制改葬周晉,禮部官員只要不傻就會把這件事做做他滿意,所以他才安穩地坐在行在任由李承乾打他的臉。
現在看來,那塊墓碑打他臉的墓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