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見此心里暗道歷代皇太子和皇帝的關(guān)系都是最難相處的,何況李世民和李承乾這一對同樣野心勃勃的父子?
以后的時間還長著呢!
李世民自然不知道長孫無忌的心思,過了會長嘆一聲道“一切都等朕東征高句麗回來吧!”
“太子殿下,臣想再次上書朝廷改革銓選之政。”劉祥道一見李承乾立即道出來意。
李承乾看著他微微一笑道“劉侍郎不必著急,周晉的碑已經(jīng)立下了,就等天下人反應(yīng)吧!”
“天下人的反應(yīng)?”劉祥道不解地重復(fù)一遍。
李承乾點點頭道“正是,在長安時卿家和杜正倫上疏改革銓選,朝中官員便群起而攻之,那是因為天下人還不知道大唐銓選有多少黑暗,所以任由他們說話。
今日孤王親自主筆寫下周晉一生所遇的不公,天下人心自有公論。”
“那太子殿下還怕什么?”劉祥道自然明白那座墓碑的意義。
李承乾忍不住翻個白眼,沒好氣地道“那碑剛立下,天下人還沒有看到呢?
等天下士人看到那篇碑文,輿論洶洶,天下士人盼朝廷改革銓選,若旱苗盼雨。到那時你再上疏請朝廷改革銓選,孤王沛然而興之,天下誰能擋之?”
劉祥道聽了臉上露出大喜的神色,欣然朝李承乾躬身一禮道“太子殿下英明,臣佩服。”
“劉愛卿快平身。”李承乾道。
“謝太子殿下。”劉祥道知道李承乾已經(jīng)有了應(yīng)對之法,心里松了一口氣。
李承乾看他神色輕松便對他道“不要高興的太早,眼下大唐還有一件大事難辦。”
劉祥道聞言立即躬身道“臣愿意為太子殿下分憂,肝腦涂地再所不辭,請?zhí)拥钕旅魇荆 ?
李承乾擺擺手道“劉卿家快平身!”
“謝太子殿下”
劉祥道直起身子,李承乾直接道“陛下一心要親征高句麗,實非大唐之福。”
“陛下要親征高句麗?”劉祥道聞言大驚道。
“不然陛下豈會一直讓孤王監(jiān)國?”
“啊!”
“太子殿下,這可如何是好?”劉祥道明白過來后,十分著急地道。
從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大敗而歸,后來國滅家亡,高句麗就成了是中國的一塊心病。
李世民心心念念不忘親征高句麗,是為了這塊心病。
從魏征到褚遂良眾多大臣多次苦諫不讓李世民親征,也是因為這塊心病。
李世民親征時數(shù)千大唐勇士自準(zhǔn)備戰(zhàn)馬干糧武器,隨軍出征也是為了這塊心病。
自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親征開始,一直到總章十八年薛仁貴李世績攻滅高句麗,數(shù)十上百萬大唐健兒在李世民、李世績、蘇定方、薛仁貴、程銘振、劉仁愿、劉仁軌等眾多大唐名將的帶領(lǐng)下,歷經(jīng)二十五年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才達(dá)成目的徹底滅了高句麗。
因為是塊心病,又因為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大敗,大唐的臣子自然不敢讓李世民也去冒險。
李承乾見劉祥道著急,自然明白其中關(guān)鍵,忙加一把火,拿出李世績和蘇定方上的奏疏遞給劉祥道。
劉祥道接過奏疏忙打開看。
李承乾繼續(xù)道“陛下苦心孤詣數(shù)年,到了此時恐怕難勸了!”
劉祥道看完奏疏也十分無語,李世績以火藥的威力接連攻破高句麗的白巖城、蓋牟城,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到安市城下,再進(jìn)一步就攻入高句麗腹地了。
蘇定方也已經(jīng)準(zhǔn)備下數(shù)百條渡海船只,隨時能渡海與新羅聯(lián)兵一處從南方進(jìn)攻高句麗。
李世民要是知道這種形式一定會認(rèn)為,當(dāng)前最覆滅高句麗最好的時機,恨不得插翅飛往遼東的。
“太子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若想勸諫陛下,臣需要與一眾大臣共同勸諫。”劉祥道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