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朝廷有多大能耐為父心里有數。”
長孫沖松一口氣似,地點點頭道“這就好!”
費心費力把妹妹嫁去范陽盧氏,還陪送那么多東西,若是一過去盧氏就被李承乾收拾了,長孫家可就虧大了。
長孫無忌看著兒子沒有出息的樣子,心里很是不屑。
抬頭看著窗戶,暗道等李承乾大敗回長安,我就親自去修建燕都。有范陽盧氏的支持,我一定能建成燕都,到時候燕都就是我長孫家說的算了。
長孫無忌的這些想法,已經與盧氏當代族長交流過了,盧氏是很歡迎他去幽州修建燕都的。
……
……
李承乾這幾年確實得了不少人心,李世民的旨意一下去,經過柳奭暗中一串聯,長安和洛陽都動起來了。ii
“陛下,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押送糧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聽說太子殿下在幽州缺少糧草,紛紛向老臣請戰,愿意去為太子殿下押送糧草。”李靖紅光滿面地向李世民請戰。
李世民很是欣慰地道“藥師有心了。”
李靖卻不居功,直接道“太子殿下取有功將士入讀皇家軍政學院,讓他們能夠出人頭地,實是再造之恩,他們為朝廷赴湯蹈火也是應該的。”
李世民聞言頓生豪氣,霍然站起來大聲道“好!他們本來就是有功將士,又跟著藥師你學習兵法,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材,這次也該讓他們經歷經歷了。”
有皇家軍政學院做表帥,龍首原上的百姓也行動起來。ii
本來李承乾就對他們下令,命他們全力打造農具送去洛陽。
現在他們聽說李承乾在幽州遇上困難,不用別人多說,連夜就新建五十余個煉鋼爐。鐵礦石和煤碳不夠除了必須要進行春耕的人,男女老少都上山采礦,并且運到龍首原。
長安城其他地方的百姓也紛紛抽出家里的壯勞力,自發去為龍首原上的煉鋼廠采礦。
皇家軍政學院的幾百名學生騎上戰馬從通化門出發東赴洛陽,走到灞橋就見一千多長安壯士牽著馬在橋東等候了。
前來送行的李靖一見,忙騎馬過橋笑呵呵地道“老夫李靖這廂有禮了。”
“拜見衛國公!”
對面眾人一陣答禮之后,李靖笑呵呵地問道“不知諸位壯士整裝備馬要往何處去?”ii
其中一個壯漢似是領頭的人,上前答話道“回衛國公的話,我等聽說河北道遭災,太子殿下正往河北道調糧,我等自愿去河北道助太子殿下救災。”
李靖聽了十分高興,面上卻故意沉著臉道“救災自有朝廷,汝等平民百姓當嚴守朝廷法令,專務穡稼也就是了。”
為首的壯士卻一臉正氣地道“衛國公此言差矣,《春秋》大義,救災恤鄰乃是禮數。如今車同軌,書同文,天下一家,河北道乃是大唐的地方,河北道有災難我等理當救助。
況我等都受過太子殿下的大恩,自當助太子殿下戰勝一切困難。
當然我等也知道自己本領低微,不能為國為民做成大事,今日等在這里,就是要追隨皇家軍政學院的諸位高賢,為往幽州送糧出一膀子力氣。”ii
李靖一聽他說話就知道這里面有文章,忙大聲贊道“好!你們一同前去。”
“多謝衛國公成全。”眾人轟然應諾。
這些人和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騎著快馬一道前往洛陽而去,此事迅速轟動整個長安城。
……
長安城東市,匯昌金號。
一個年輕的伙計一邊小心擦拭手里的金釧,一邊對掌柜的道“掌柜的,現在全長安城的人都在想辦法支持太子殿下,咱們都是太子殿下的家奴,是不是也派些人去幽州給太子殿下送些糧食?”
這個伙計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