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禮聽了這些話氣的臉色漲紅,瞪著眼看著李靖道“衛國公,讓這些無知愚民辱罵朝廷官員,就是你所謂的講論會?”
崔敦禮言罷一些大臣也都神色不善地朝李靖看過去。
唐朝時官員比唐朝之后的官員要更加注意官民之間的等級。
在他們眼里不管官員犯下什么錯,老百姓不能罵,罵了就是大逆不道。
就像皇帝犯錯臣子也不能罵,只能勸諫一樣。
當然一些水平高、脾氣大的臣子把罵皇帝強說成是進諫,也是有的。
但這樣的人如果不碰上有胸襟的皇帝,一般下場都不會太好。
這種思想是當時整個上層階級的整體思想,不是一兩個人這樣想。
在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說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后,又經過幾百年演化,到宋代儒家還把孟子抬高,很多官員又是通科舉考上來的貧寒人家的子弟,朝廷對于民意才從心里稍稍重視起來。
李靖見此微笑道“諸位聽差了,百姓們辱罵的乃謀逆的罪臣。”
長孫無忌呵呵一笑往前走兩步道“無忌一向敬佩衛國公的功勛,更敬佩衛國公謙和的為人。無忌記得衛國公遇事從來都是做的多說的少,乃是一個誠實長者,似不善言辭,有前漢古賢相大臣之風。”
李靖聽著知道長孫無忌下面定無好話,忙抬手止道“長孫國舅謬贊了!”
這話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謝謝夸獎!”
一句話差點沒有把長孫無忌憋吐血,抬頭怪異地看一眼李靖,道“無忌的話還沒有說完呢。”
李靖裝糊涂道“今日是引陛下和百官來聽聽百姓們的話,可不能光聽你稱贊老朽。”
“你!”
長孫無忌氣的瞪著眼睛,看著李靖說不出話來。
李世民在旁邊看著,臉上也浮現笑意道“無忌還是先聽聽百姓怎么說吧!”
說罷當先往前走去。
長孫無忌看一眼笑吟吟的李靖,怒哼一聲緊跟著李世民往前去。
李靖恍若未覺繼續在旁引路,后頭的百官神色各異地往前走。
他們往里走,很快就被正在說話的人看見,離他們近的百姓紛紛停下來,好奇地看著他們一行人。
李世民攔住要內侍不讓他通報,對李靖道“藥師,讓他繼續說。”
李靖往前走兩步,對眾人道“你們繼續講論,我們就在這里聽聽。”
人群里的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和東宮供俸,忙安撫眾百姓繼續,百姓回過頭繼續罵范陽盧氏,不再朝這邊看。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站在原地,看見近處一個衣著破爛的老頭手拿一個稻草人,顫巍巍地走到圈子中間,大聲對他那個圈子的眾人道“我們在關中以往都是聽說,河北道那些士族人家怎么怎么好,不想竟然都是男盜女娼。
幾十萬百姓數代人給他們當牛作馬,養活了他們多少代人,家里的女人還任他們禍害,可是他們說轟出去就轟出去,一粒糧食都不給,這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啊。”
說到這里老劉頭停下來,喘幾口氣,待出氣平穩了,又轉頭看主持他們那一圈的軍政學院學生道“老頭我離那里太遠,不能親自去他們家祖墳上撒泡尿,這位小哥幫我在這個草人上寫上范陽盧氏祖宗的名字。
我要在這個草人上潑上糞水,然后再燒它,以解我們心頭之恨。”
“對對對,有勞這位小哥快寫上!”
“還是劉老頭有辦法,就這么干!”
……
他們那個小圈子的人紛紛附合劉老頭,并崔促軍政學院的學生快寫上范陽盧氏祖宗的名字。
站在百官后頭披麻戴孝的范陽盧氏子弟聽了這話幾乎氣死,再也顧不得禮儀。
“通通通……”
他們腳下用力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