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從南洋運進來了糧食都投入到東征和各地的各種工程的建設,因為糧食進口有限,李承乾不得不一再控制滅高句麗的速度。要是一下子滅掉高句麗,大唐又沒有那么多糧食投入,抓到俘虜要么殺了要么放了,都太浪費了。ii
根據之前計劃,今年夏天從南洋運回第一批糧食后,就要徹底滅掉高句麗。而現在才是初春,所以李承乾把前線的李世績和蘇定召回燕都休息一段時間。
燕都城的內外兩道城墻都已經修建完工了,城里的一些建設如書院,藏書樓,軍營,衙門和南北兩市也都已經快建設完工了,只有李承乾設計建在城中央的紫禁城到現在才開始打地基。
從前線回燕者休養的李世績和蘇定方在城外碰上,兩人騎著戰馬進了城就放緩馬速,一邊走一觀看沿途風景。
在熟悉燕都城道路的士卒帶領下,他們走過正在施工的紫禁城,又往西走一里地就拐進了紫禁城西邊的三海苑。
李世績一邊走一邊忍不住感慨道“這座燕都城是我大唐控制東北的重鎮,太子殿下把這里修建的方正堂皇,正可以威壓萬方啊。”ii
蘇定方聽了點點頭道“確實修建宏偉大氣。”
蘇定方嘴里這么說,心里卻有些擔憂,這么一座雄都在距離長安城兩千里以外地方(出潼關走隋唐運河),實在不是什么好事。總不能每一代都皇太子來此鎮守!
要是皇太子年齡太小或者還沒有皇太子,誰鎮守此地朝廷能放心?
這么大的一座城池在古代絕對是帝王之城,本身又山環水繞,匯聚帝王氣運,沒有合適的人鎮守就會出亂子。
試想歷史上安祿山造反時如果有這么一座燕都城,他就不用去長安了。
李世績和蘇定方進了三海苑,就有內侍把兩人引去水中小島上的紫辰殿參見李承乾。
兩人剛走上九曲白玉橋就看見李承乾一身紫色長袍正站在橋上往東南看。ii
兩人走到近前一同躬身行禮道“臣李世績(蘇定方)參見太子殿下。”
與以往任何一次召見他們的情形都不同,李承乾沒有親切地扶他們平身,也沒有賜座,更沒有熱情褒獎和溫言撫慰。
李承乾看著東南方向連頭都沒有回轉過來,過了一會兒,語氣幽幽地道“孤王已經很久沒有回長安城了!”
兩人聞言心頭一驚,慌忙單膝跪下請罪道“臣等無能,沒有早日滅掉高句麗,讓太子殿下回長安城。”
李承乾扭頭看著風塵仆仆的李世績和蘇定方單膝跪在地上,知道兩人應該都明白了,便示意內侍把他們扶起來。
李承乾看著二人臉上勉強露出一個笑容道“這不是二位卿家的錯。”ii
說到這里嘆口氣道“孤王聽說厥兒身體不好,心里掛念,再想到孤王幾年也沒有回長安城,陛下想必也甚是掛念,陛下年邁孤王不身邊……。”
李承嘮嘮叨叨說的都是都是些家長里短的話,但是李世和蘇定方可不敢當家長里短聽聽,兩個人心里猜測,必然是長安城出事了。
李世績忙躬身道“太子殿下孝悌慈愛,是臣等無能,不能盡早滅了高麗,使太子殿下早日回到長安在陛下面前盡孝。”
李承乾聽李世績盡說些沒用的話,便抬手止住他的話頭道“五年平遼是孤王定的策略,也是孤王親自坐鎮燕都城督戰,怎么能怨二位卿家。
前年滅了草原諸部,去年滅了百濟,上個月薛仁貴又大破扶余城,今年孤王應該能回長安了吧?”ii
歷史上唐朝滅高句麗打了幾十年,現在因為李承乾把火藥和熱氣球都用上了,大大的縮短的滅高句麗的時間。
只用了三四年就把高句麗周邊的部族國家都掃清了。
這一回李世績不裝孫子了,直接朗聲道“臣以項上人頭擔保,今年秋天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