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都知道李承乾和長孫無忌不睦,李世民不給長孫無忌實職是為了照顧李承乾的想法。
現在突然加封長孫無忌為尚書左仆射,明顯是要平衡李承乾的勢力。
馬周、禇遂良等人見此都知道已經不能再逼迫李世民了,悄悄勸說要求撤去金飚門道觀的大臣暫緩上疏。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長孫無忌就任尚書左仆射的第一天就上疏,奏請在終南山修建一座崇天觀,命道蹇等三個道士和門下弟子去終南山上替李世民煉延年藥。
滿朝文武和長安城的勛親貴戚都把三個道士及其門徒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能把他們打發去終南山眾人自然高興,于是一眾大臣紛紛上疏附議。
讓長孫無忌看起來一呼百應一般。
禇遂良現如今是中書侍郎和馬周一起在中書省辦公,聽說了這引事心里有些疑惑,就走到馬周公房里,朝正批閱公文的馬周拱手一禮問道:“馬中書,你可知道左仆射所為之事?”
馬周抬頭看見忙起身拱手回禮,伸手請禇遂良坐下才笑著道:“左仆射已經是朝廷的宰相,自然該為朝廷著想。”
禇遂良聽了直皺眉頭,覺得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但一時又不知道該如何分說。
馬周見此長嘆一口氣道:“不過是替陛下解圍罷了。”
禇遂良一想也是,三個道士去終南山煉長生藥,還是煉長生藥,并沒有改什么,當然三道去了終南山對長安權貴利益的侵害也就小了。
禇遂良不由嘆一口氣道:“真是好手段啊!”
馬周也點點頭道:“既替陛下解了圍,又盡得人心。”
禇遂良聽了又皺起眉頭問道:“馬中書對長生藥怎么看?”
馬周直接搖頭道:“不好說!”
禇遂良見馬周的反應,知道自己問了一個無用的問題,馬周有看法也不能說出來。
面對長孫無忌這樣的老狐貍,馬周和禇遂良都感有些壓力。
“今年高句麗必滅,太子殿下也必然班師回朝,眼下的情形……”禇遂良說到此就住嘴不說了。
馬周依然沉默以對,他的官已經算是做頂點了,現在不宜表現的太過積極。
……
就在朝中暗流洶涌之時,東宮里也不安寧。
李象和李厥兩兄弟一個正在養病,一個正在養傷。
起初李厥跟著李世民住在甘露殿,在太極宮南部的弘文館讀書。
后來李厥被正式立為皇太孫,成為大唐江山法理規定的繼承人,需要特殊教育。身份上也高于諸位親王,不能再在弘文館跟其他皇子皇孫一起讀書。
李世民便下旨李厥搬回東宮的文華殿住,文華殿就是崇文殿,在麗政殿西邊緊挨著崇賢館。
李承乾穿越后為了在東宮留下自己的印跡,上疏改了東宮許多宮殿的名稱,崇文殿就改做了文華殿。
李象從宗人出來也住進東宮,兩兄弟幾年沒見又都在難中,見了自然更加親熱,李象就直接住進文華殿的西廂。
李象的三十大板不過是作個樣子,在宗人府將養了幾日早好了。
只是李厥囑咐他裝幾天樣子,給李世民留些顏面,才耐著性子在床躺了幾天。
這一日,李象見東宮里沒有外人,再也躺不住了,就起來去看李厥。
“大哥,怎么起來了?”
看見李象走進來,躺在床上的李厥神色驚慌地道。
李象不以為意,大搖大擺地走到李厥床前,按住想要起來的李厥笑呵呵地道:“怕什么?大不了再把我關進宗人府去!
倒是你的病怎么一點也不見起色,父王讓我趁春天不冷不熱的時候把你接去燕都,這總病著可怎么起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