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添亂。”
李世民扭頭看著李治道:“你不出海就藩留在朕身邊也算了,李忠他們總是要出去的,讓他們堂兄弟一起讀書,以后也有個照應。”
“謝父皇!”李治忙深躬一禮,表示對李世民安排的感動。
“起來吧!”
李世民說著伸手扶起李治對他道:“承乾不長安,朕又忙,李象兄弟沒有長輩管束不行,你要多用些心在他們兄弟身上。”
“兒臣遵旨。”
李治心里狂喜。
李世民見此欣慰地拍拍李治的肩膀,轉身坐下看書。
……
……
燕都,三海苑。
紫辰殿前風和日麗,李承乾和許敬宗各據一張花梨木的條案坐在水邊,修改文章。
李承乾把他改好的一篇文章放在桌上示意內侍轉給許敬宗,許敬宗看一眼嘴角就忍不住直抽抽。
李承乾看見笑道:“許卿家有道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你寫的這些戲劇、文章以后,可是要流傳百世的。”
許敬宗心道:還有可能被人砍了腦袋呢。
李承乾讓許敬宗寫的東西都是批判李世民修仙的,這是李承乾為回到長安順利掌權做的準備。
得罪李世民的事許敬宗當然不想做,但是他不敢違拗李承乾意旨,只能藏頭露尾地寫一些敷衍李承乾。
李承乾豈能讓他如意,今天沒事就把許敬宗叫進三海苑一起修改。
許敬宗小心道:“太子殿下,戲劇若是這么寫是不是太過了,天下人皆知臣為太子殿下的屬官,臣寫這些罵修仙求道的,會讓天下人覺得臣是受了太子殿下的指使,于您的仁孝名聲有礙。”
李承乾冷笑一聲道:“本來就是孤王指使你寫的,天下人還用猜?”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許敬宗不明白了,李承乾不是一直想要一個仁孝的名聲嗎?
李承乾看著許敬宗嚴肅地問道:“你可知道長孫無忌復相了?”
許敬宗被這個消息噎的半天說不出話來,李承乾以皇太子的身份領兵在外,他的政敵卻能做宰相,這讓李承乾如何坐得住?
看許敬宗沉默,李承乾直接道:“這些東西寫好以后,先送到西山的燕都書院和揚州的江都書院去先讓那里的先生和學子們讀一讀。”
江都書院和燕都書院都是這幾年李承乾新建的,江都書院的先生和學子都是東南破落士族出身,燕都書院里的先生和學子則是河北道各地主大儒和青年才俊。
李承乾在東宮崇賢館修書,在天下幾個大城修建藏書樓,很得天下讀書人的心。東南南朝政權破落士族面對朝廷早就沒有資本了,一聽說李承乾在江都建書院紛紛出來投效。
河北道十八家士族大姓被李承乾收拾以后,李承乾在老百姓中萬家生佛,這里讀書人自然也愿意為他效力。
所以李承乾選擇先在這兩處自留地展開對李世民的批判。
許敬宗知道李承乾沒有長安和洛陽是因為現在還不是回去的時候,不能打草驚蛇。
李承乾這里布置輿論戰,就見劉葵匆匆走來。
“何事?”
李承乾抬頭看見劉葵的臉色不對,直接問道?
“參見太子殿下。”劉葵先向李承乾行了一禮,然后遞上一疊長安送來的消息。
李承乾拿過一目十行地看完,就霍地起身,“砰”一聲,面前的沉重的黃梨木條案就被他碰倒了。
李承乾拿著消息的手都在發抖,呼呼喘氣,大步在紫辰殿前來回轉圈。
最后更是仰天大吼“李厥他還是個孩子啊!”
聲音充滿痛苦與不甘,猶如一頭困,這是自穿越以來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