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聽了趙節的“醉話”氣的直翻白眼,想殺了他,不過他回頭看一眼李恪吃驚的神色便不再生氣了。
頓了一下,李承乾故意嘆口氣對李恪道:“三弟也看見了,這長安城現在很是不得人心啊!”
李恪此時正觀察李世績、蘇定方等戰功赫赫的大將,想看出他們對待趙節要造反的態度,可惜這些老狐貍不會在臉上流露自己的傾向性。
李恪聞言忙扭頭看向李承乾道:“趙節不過是喝醉了,太子殿下不必介意?!?
李承乾見李恪裝傻只呵呵一笑,扭頭接過劉葵檢查后詔書,直接遞給李恪道:“三弟看看這偽詔上說了些什么挑撥的言語?”
李恪不想看這份詔書,可是見李承乾把詔書把遞到他臉前了,只得接過來,抻開一半又忙要遞給李承乾。
李承乾只是笑著搖搖頭道:“你念給我聽?!?
李恪這才低頭細看詔書,只看了一半就被驚的目瞪口呆,朝廷竟然以王良娣忤逆李世民為由貶王良娣為庶人。
王良娣不過是李承乾的妾室,就算有天大罪過也是后宮的事,用得著朝廷明發詔書?
還專門派使者把詔書送給李承乾,這不是赤赤裸裸地打李承乾的臉嗎?
李承乾見李恪的神色尷尬,便淡淡地道:“長孫無忌為了能公開調兵與孤王對決已經不顧臉面了,只是他丟的不只是他的臉面,還有陛下的臉面?!?
以這樣的理由處罰王良娣,最丟人當然是李世民,連兒子的妾室都敢頂撞你,你的帝王威嚴何在?
還有臉公開下詔書懲罰?
李恪聽了臉色更加尷尬,他是李世民原生的兒子,對于李世民榮辱看的比李承乾要重一些。
見李承乾當面批評李世民,心里暗道:難怪父皇暗中召我入京,大哥對父皇也確實有失恭敬……
李恪想著這些不敢讓李承乾看見他的神情,忙低下頭繼續看詔書。這一次李恪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沒有再被詔書的內容嚇住,但是看完詔書他仍忍不住直吸冷氣,
李承乾看都不看他,只是淡淡地問道:“下頭還有更過份的事?”
李恪點點頭有些為難地道:“這詔書命太子殿下您去嵩山為陛下祈福,求取長生萬歲的仙藥。”說罷偷偷觀察李承乾的神色。
李承乾神色依風清云淡,示意劉葵道:“把詔書拿下去讓諸卿也看看?!?
劉葵忙拿了詔書邁著小碎步把詔傳到李世績桌上,李世民績看了沉著臉不說話,傳他下面的薛仁貴,薛仁貴沒看直接傳給下面的郝處俊。
郝處俊看完詔書臉色難看道:“這也太過份了?!?
李承乾聽見只是笑呵呵地道:“一份偽詔罷了,就是詔書上寫著命孤王立即自裁,我還真能去死不成?”
李恪以為這是李承乾負氣之語,神色尷尬不好接話。
卻見還沒有看詔書的上官儀站起來朝李承乾行禮然后大聲道:“秦始皇帝駕崩時曾下詔傳位給公子扶蘇,公子扶蘇當時不在始皇帝身側,奸賊趙高和二世便伙同李斯修改傳位詔書,還下偽詔逼公子扶蘇自裁。
公子扶蘇愚孝竟然信了二世的偽詔自殺身死,卻忘了身邊還有三十萬勇士。
秦二世無道,天下大亂,秦朝二世而亡。
說起來也有公子扶蘇愚孝的因果?!?
李承乾聽了點點頭道:“公子扶蘇若能明辯天下形勢,起兵回咸陽登基,秦朝未必會二世而亡、社稷宗廟不保?!?
上官儀聽了再次朝李承乾一躬身道:“太子殿下所言正是。臣聞言圣人云:‘大杖走,小杖受。’就是教導天下為人子者不可一味愚孝,太子殿下所注‘大學’中也說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父有道,臣子變當有道,若君父無道,臣子自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