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號稱百二秦關,意思就是說哪怕有百萬大軍從關東進攻,只需兩萬將士鎮守就可以確保函谷關不失。”
“再者說函谷關自有守關將士,朝廷早已下令沒有詔書任何人不得帶一兵一卒進關,這五千精兵是朝廷預防叛亂的。”
李治聽了仍不服道“不說李承乾能不能進關,若是李承乾在洛陽登基,憑這五千人能平叛?”
長孫無忌不理李治但看高履行神色間也認同李治的話,不由呵呵一笑道“李承乾進關被阻,就是陛下和朝廷明示天下人李承乾已經地位不保,他若是仍在洛陽稱帝還能有多少人對他忠心?”
李治自然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李承乾的皇太子身份讓他做事方便很多,可如果李承乾行差踏錯甚至成為叛臣,那他手下這些人還會不會再聽李承乾的命令,是要打個問號的。
對他和長孫無忌最好的結果當然是這些人依然忠于朝廷,會遵守朝廷的詔令從此不再支持李承乾,甚至反對李承乾稱帝。
可是,誰知道現在的李世民在天下人眼里還有多少威信?
“陛下和表兄思慮周全,想來不會有差?!备呗男新犃它c點頭道。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依我之見此次就命沖兒帶兵去馳援函谷關。”長孫無忌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
“舅舅所見自然不錯,沖表哥也確是文武兼備,只是——”李治在兵權上卻不讓著他,雖然語氣軟弱但還是第一時間提出異議。
“只是什么?”長孫無忌見李治這副模樣氣就不打一處來。
高履行見了忙抬起手,要開口勸解卻見李治又快速地道“只是李承乾手下到底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沖表哥一人恐難以應付?!?
“晉王殿下所言不無道理。”高履行忙幫腔道。
長孫無忌見他二人這樣說,知道眼下不能做的太過,便冷哼一聲道“那依你之意,派誰去領兵合適?。俊?
李治聞言忙道“盧國公程知節乃開國功臣,父皇心腹,又是久在沙場歷練的老將……?!?
高履行一聽心里就急了,程知節哪里是李承乾手下的對手?
正要說話卻聽長孫無忌道“有程知節這樣的老將押陣也好。”
“若是舅舅覺得程知節不行還可以……”李治說到這里抬起頭愣愣地看著長孫無忌,這么容易就答應了?
其實三人心里都清楚程咬金不合適,他那點本事在李承乾手下諸將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李治心里的可意的統兵人選是尉遲恭,無論兵法,戰力皆在程咬金之上。長孫無忌也正是看出李治提程咬金存了討價還價的心思才一口答應,為的是程咬金為人圓滑可以安插自己的心腹進入軍中。
可是見長孫無忌答應的這么爽快李治就如胸口挨了一悶棍似的難受至極,又想到長孫無忌該不會早跟程知節勾結到一起了吧?
李治越想越覺得有可能,忙開口道“舅舅李承乾手下猛將如云,只一個程知節怕是難以應付,不如派尉遲恭一起去如何?”
長孫無忌聽了心頭一動,便道“尉遲恭早已告老卸職,恐怕難以請動?!?
李治一聽有門慌忙道“不勞舅舅費心由我去就是了。”
長孫無忌知道尉遲恭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若是李承乾失敗不能繼位,他必然是要支持李治的,不若使他在與李承乾戰斗中死了。
想到這些長孫無忌便不再阻止李治,只是面無表情地點點頭,然后對高履行道“詔令的事就由履行辦吧!”
李治見此不由大喜,他也知道尉遲恭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將來對付長孫無忌還要靠他,現在要是拉籠過來自然是一大助力。
高履行雖然覺著由李治去請尉遲恭有些不妥,但一時也說不出來哪里不妥,便朝長孫無忌抱拳行禮道“有了陛下的兵符,中書省今日就出詔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