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仁慶站在高履行身邊,身體被女墻擋住。
他皺著眉頭看著城下,低聲對高履行道“高中書,太子在‘禮數’上糾纏不休,是不是要找理由要開打啊?”
說罷眼里露出興奮之色。
高履行聽了,沒有回頭,只是緩緩點頭。
韋仁慶見了精神一振,立即轉身大聲對身后的將士下令道“列陣,準備迎戰!”
李承乾站車駕上隱隱看見城頭上旗幟變動,知道對方開始準備了,這會兒他們的精神一定是緊張亢奮。
不過,李承乾并不打算現在就開打,反正他不造反高履行和韋仁慶也不敢在大軍面前先對他發動攻擊。
讓他先緊張著,等了累了再說。
這是李承乾想法。
李承乾想到這里,轉身走到車駕后頭,仰起頭往后看,看見后陣的將士正在有序地輪番進食,臉上露出微笑。
李承乾轉身回到車駕前頭,剛好有內侍從城下回來,向他稟報了高履行的答話。
李承乾聽了只覺好笑,便對劉葵道“問問他身上有什么要務?”
李承乾的問話聲傳到城樓上,高履行心里差點罵娘,但考慮到他跟李承乾復雜的關系,還是忍了。
不過高履行也明白不能再跟李承乾玩了,直接回道“臣奉陛下詔書,阻止太子殿下您率軍進關。”
當消息再次傳到李承乾面前,李承乾撇撇嘴,心道孤王若是像昨日一樣問陛下為什么要阻止孤王進關,高履行肯定又不回答了。
李承乾看看車駕周圍排列的將士,對劉葵道“問問他,陛下降詔不準我們回長安,孤王怎么不知道,詔書在哪呢,命他當著這數萬大軍的面拿出來。”
與之前這一次也是由劉葵和前陣的將士傳聲,聲音遠遠的傳出去,不但城頭上的高履行聽見了,城下的很多將士也聽的一清二楚。
高履行還沒有反應,城下的將士先不干了。
“我們打了勝仗,滅了高句麗,憑什么不讓我們回長安?”“陛下憑什么不讓我們回長安?”
“滅國之功竟然不許回長安?”
“你拿出詔書來,我們看看詔書上是怎么寫的?”
……
……
“這看來是真的了?”
……
……
“讓他拿出詔書來,讓老子看看上頭到底是怎么寫的?”
“對!我們……”
李世民不準李承乾回長安的事,跟隨李承乾的這幾萬大軍基本都有聽說一些。
心里也有怨言。
之前李承乾都是說朝中出了奸臣,如長孫沖就是以奸賊的名義殺的,詔書都是偽詔等等。
將士們半信半疑,矛盾點還不在李世民身上。
即便覺出不對,也沒有人愿意相信,真是李世民不準他們回長安的。畢竟李世民威望素著,李承乾這幾年文治武功也十分得民心,樸實的將士們實在不想這兩個心中偶象對干起來。
所以當將士們聽見高履行手里有詔書時,一時真是難以接受。
李承乾看著群情激奮的將士,心想如果李世民此刻在此,看見這一幕,會不會為他即將失去信譽而憤怒?
城頭上高履行和韋仁慶看見這一幕,并不驚慌只是相互看一眼。
心里猜想,李承乾這是要做戰前動員,他要開始攻擊潼關城了。
“看城下將士群情激憤,稍后攻城必然兇猛。”高履行神色凝重地道。
韋仁慶聽了,鄭重地點點頭。
……
過了一會兒,又道“把詔書拿給他們看看呢?”
高履行看著城下的將士,搖搖頭道“李承乾會一口咬定這是偽詔的。”
韋仁慶神色一動勸說“中書令親自出詔書,天下誰人會相信是偽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