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也難免興奮起來,歷史名城誒!古都洛陽誒!
雖是性子淡泊自如,但陳琛也并非老成無趣之人,來了這里,并沒有太多其他樂趣。
在書院里,他平日也只是看看書,變著花樣吃吃東西,寫一寫文章,并不熱衷于名利,也不熱衷于與人爭斗,倒是比較喜愛通覽黃老之學的相關書籍,雖然書院中并無黃老學說的嫡系傳承,但相關的書籍倒也還有。
他們以為陳琛在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納百家之眾長,塑自身之素養。
其實,陳琛只是在看這些和道學有關的書里,有沒有關于養生之道和長生之法的記載和描述。
雖然喜歡把“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掛在嘴邊,但是應該沒有人不想更長壽一些,陳琛也不例外,而且他覺得哪怕這個奇妙的世界沒有長生之法,依靠自己的養生和鍛煉,應該也能延年益壽,自然就開始鉆研養生之道。
據聞陳琛在平日里休息的時候還喜歡拿著書看,眾人都覺得陳琛在課下仍然如此用功,有如此實力,自有其道理。
其實,陳琛只不過是將他們蘊養精神力的時間拿來看書罷了。
而且看書歸看書,陳琛的書目里,大半與養生有關。
之前借書給陳琛的教習也有所發覺,但是他考察了一下陳琛,發現陳琛關于黃老學說的知識和水準確實都有所提升,故而也沒有懷疑陳琛借這些書冊是不務正業,在大好年華沒想著提升自己而是研習養生之術。
陳琛并不害怕別人質問,但是他懶得引起那種恨鐵不成鋼模式的教導。
養生這種事是一輩子的事業,怎么能夠因為年紀小就不養生呢?
難道待到風殘燭年,行將就木之時再來講養生,身子骨早就不行了,那就叫吊命了。
養生首要自然是要修身養性,這倒與書院要求年輕學子所需要做的事情相符合,這方面,陳琛也是獲得書院教習們的諸多贊譽。
處變不驚,性行淑均,為人謙和,不愛與人行明爭暗斗之術,雖說有時有些失了禮數,但是還是一個溫和自謙的年輕人。
謙謙君子,未來可期。
雖然陳琛只覺得自己應該是反射弧慢了些,行為比較懶散一些,不過既然大家喜歡夸我,那就夸吧,反正也沒有什么損失,按照《名士的自我修養》里的講述,自己這正是在養望初期,應該不驕不躁,不拒不迎,對于世人夸獎應該處于一種正面的淡然態度。
成就名士,對于陳琛的計劃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他的計劃很簡單,當個名士,找個好主公,不會隨便殺人的那種,然后靠著主公的大山,當上公務員,走上不加班、不熬夜、不通宵的三不公務員之路,上班時間也能渾水摸魚,在快樂劃水的過程中,繼續鉆研自己的養生之道,再靠著好主公的大山,找一找有沒有什么長生的法子。
陳琛想得有些遠,不過他發現自己來了這里以后,思維倒是有時候越來越發散了,甚至有些收不回來。
“好的,少爺。”
“這不是洛陽。”
陳伯理了理轅座上的東西,等等過城門該遞交的文書什么,他都備好了。
“那這是哪?”
陳琛就是個沒見過世面的鐵憨憨,眼珠子隨著搖擺的車簾轉。
“好的,少爺。”
“這是成皋關,過了成皋關,便是洛陽了。”
成皋關?
陳琛覺得自己似乎有些印象,但是一時間竟然沒能想起這成皋關的由來,不過既然不是洛陽,那便作罷,自由自地收了腦袋回車里,枕著草兒的雙膝,享受她的腦部放松服務,這還是陳琛教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