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沒有去欣賞曹軍如何勇武的,他看到兩軍交戰的時候,便跟在曹操身邊,垂著眼簾。
曹操閑暇時有轉頭看了眼陳琛,見他那樣子像極了怯戰,便沒有再說什么。
或許陳琛和曹操的相性不合吧。
相性這種東西很玄學的,也許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缺少了些緣分,曹操應該是不會再認可陳琛了,至少從短時間來說,都很難對陳琛的印象有所改觀了。
陳琛并不好戰,雖然他也算不上是和平主義者,但是他確實不想看到血腥的殺戮,特別是華夏子孫自己之間的戰爭,如果面對的是異族,或許他就不會心生不忍,可是曹軍現在的行為,其實大半也是在屠殺平民,很多黃巾軍只想著逃跑,根本沒想過反抗,他自然看不下去,而且因為黃巾軍的首級獎勵,也讓曹軍沒有人愿意留下俘虜,而是哪怕對方扔了武器,跪下來求饒,也會被梟首。
陳琛覺得有些殘忍,但是他也不是這領軍之人,自然也不會去多舌。
而且他自己以后如果有機會能夠成為領軍之人,未必就不會如此,或許是立場不同,或許是為了自己手下的功績,陳琛也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以后一定能夠不如此,所以他就只能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原本是想體驗戰場的,但是卻自己擾亂了自己的心情。
陳琛都覺得自己似乎有些太過于愚蠢和過于偏向現代人心態了,哪怕來了許多年了,也沒能改過來。
以體驗戰場之名前來這里的陳琛,卻一點都不關注戰場,只知道跟著曹操跑,這次的戰斗輕松異常,甚至后來曹操都解除了軍陣狀態讓士兵們四散開追殺潰兵。
殺戮一直持續了很久,陳琛都看到一些土地,已經被染成了暗紅色,似乎是被那些黃巾軍的血,浸濕的。
默默地跟著曹軍收攏了軍隊,清點了勝利戰果,陳琛一直到曹操部隊和皇甫嵩、朱儁會合,才恢復了一些表情變化。
作為曹操的子侄輩,雖然在戰場上的表現有些不堪,但是既然他帶陳琛出來,就會照顧好他,畢竟曹操還想著陳琛能不能介紹點潁川書院的優秀學子給自己認識。
曹家家將們跟在曹操身后進了大帳。
皇甫嵩在得知曹操成功阻殺黃巾軍之后,宣布擺一次宴席,慶祝一番這次潁川戰場的勝利,各位將領都能入座,而皇甫嵩是認識陳琛的老爹陳閑的,并且身為文人,也尊重陳琛的老師蔡邕。
所以陳琛的位置就在曹操旁邊,曹操也樂意。
他并不是不待見陳琛,只是不認可陳琛在軍事上能有才華,他更贊賞的是陳琛在詩文上的造詣和經義上的實力。
而在慶功宴這種大型宴席上,能夠跟陳琛坐在一起,也就意味著曹操有機會聽陳琛作出一兩首新詩來,或者是將自己的詩給陳琛拼一拼,得瑟一番。
讓人知道他的詩歌才華不在自己的治世才干之下。
曹操的才能算是已經被認可了,當年許劭在探查了曹操職牌技能的時候,只能探查出他技能效果的冰山一角,根本沒有辦法完全探查。
這對于向來無往不利的許劭來說是即為驚奇的一件事。
但是就這冰山一角的技能效果,就讓許劭驚為天人,有勇氣去推測技能的發展和真實情況,故而許劭給曹操留下了自己的評語。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無論時代如何,曹操都會是成功的那個,這種評價看似讓人用著不安心,但是其實卻是一些帝王喜歡的,因為帝王大多不會承認自己所治理的天下不是太平盛世而是亂世,能夠好好地用好曹操這種人,就能夠讓自己富有成就感。
曹操在在座各位的眼中,已經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未來之星。
一時之間敬酒人不計其數,看著身邊意氣風發的曹操,陳琛還是沒法把當時帶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