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看到了一個在大廳里的小桌子那兒獨自喝酒的熟人。
這位熟人,倒也是許久未見了。
荀攸荀公達。
說來有趣,荀公達今年已經二十六歲了,可是他得喊小他六歲的荀彧作族叔,荀彧比他大上一輩。
之前荀攸還在潁川學院的時候,倒也是經常和荀彧交往,自然也認識和荀彧相熟的陳琛。
陳琛在二樓思考了一下,這個時候的荀攸,似乎還沒有成功出仕。
他是等到了四年之后,受何進的征召,才入朝擔任黃門侍郎的。
雖然出身荀家,而且父親也曾是一地從事,祖父也是一地太守,但是荀攸其實還是算是荀家旁支,家族的實力和支持也是一般,只能靠著自己的摸索,他目前還是處于養望的階段。
而荀攸此人
陳琛雖然并沒有很深入地接觸過,但是無論是歷史評價,還是在學院里的表現,荀攸都足以讓陳琛信任。
荀攸很低調,低調到讓所有人都容易忘掉他,他有時候就像是個隱形人一樣,只是默默地做事,他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據說荀攸曾經在世時準備了十二計奇策,只有鐘繇一個人知道。
可惜的是鐘繇還沒有來得及整理完整,就已經去世了,所以后世人難以讀到他的著作。
而除了軍務奇策上荀攸有所建樹,在施政上,他也有所深入研究,在魏國成立后,荀攸就直接掌控尚書令。
有時候曹操看人還是挺準的,當然也有時候會有意外。
按照曹操給荀攸的評價,不難看出他對荀攸的器重和愛護。
“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孤與荀公達周游二十余年,無毫毛可非者?!?
曹操對于荀攸的評價極多,無不是在夸獎荀攸,而荀攸雖然受到曹操的器重,卻一直保持低調,能夠讓曹操做出了二十多年來沒有半點犯錯的評價,當真是一代神人。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毛病,但是荀攸卻如同完人一般。
在重要的時候獻上可靠實用的軍策,直擊敵方心臟。
在需要維穩的時候,他也能坐鎮后方,處理政務,事無巨細。
而在為人方面,他也一直保持著謙虛謹慎,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的習慣,二十年來從未變過。
這么看來,荀攸簡直就是超級萬金油,而且在軍策上又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考,簡直就是劉備帶去并州的最佳人選!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該怎么把心智已經成熟的荀攸給誘拐過來。
思考了一下,陳琛還是決定先把荀攸請上來一起喝酒,畢竟有交流才有機會。
迅速地下了樓,直奔荀攸而去,陳琛已經思考好自己該如何開口了。
而荀攸還靜靜地坐在大廳地小桌區域,沒有喝彩,也沒有歡呼,只是靜靜地吃著東西喝著酒欣賞著大廳的舞臺上的歌舞。
但是他倒也不是冰山一座,而是一直保持著淡淡的微笑,讓人心生好感,厭煩不起來。
“公達兄?”
陳琛探出手來在荀攸的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試探性地叫喚了一聲,陳琛覺得自己已經將這種偶遇直接上前的驚喜表現得很真實了,演技也是足夠的。
畢竟確實是偶遇,只不過自己多考慮了一會,并且心懷不軌呸惜才而已。
荀攸站了起來向陳琛輕輕地行了一禮,畢竟大廳人多,同輩行禮倒也不用太隆重客套。
雖然荀攸年齡比陳閑小不了幾歲,但是陳琛又和荀彧交好,所以他們在書院里討論過,還是各論各的,以同輩朋友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