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對太原軍如此有信心嗎?”
劉備的笑容更甚,陳琛不是一個喜歡獻媚的人,陳琛會如此評價這次還沒有發生的戰斗,劉備自然覺得自己的信心是正確的。
“此戰有五勝五敗之論?!?
陳琛看到了半夢半醒地騎著馬的郭嘉,突然想到了點東西。
作為一個大借鑒師,應該做的自然是好好借鑒。
這現成的素材就在自己面前晃悠,可不能錯過了。
“先生請講。”
五勝五???
劉備對于陳琛新提出的這個說法有些好奇,談何五勝,談何五敗?
“我軍必勝,有五必勝,鮮卑必敗,有五必敗?!?
“我軍一勝,勝在將強兵壯,軍械充足,可精兵強將之軍,可以一當十!此乃我軍一勝?!?
“鮮卑一敗,敗在部眾人雜,良莠不齊,雖有十萬之眾,但其兵民混雜,層次相差過大,難以統一行動。此乃鮮卑一敗。”
“我軍二勝,勝在哀兵之勢,文遠喪叔,其勢難擋,所率驍騎營男兒,皆是并州虎士,其兩千余人可縱橫雁門,來往自如,勢如破竹!此乃我軍二勝?!?
“鮮卑二敗,敗在驕兵之心,其坐眾甚多,自居草原狼群,其攻城拔地僅以軍勢,已下雁門關、代縣北,其軍新勝,防備懈怠。此乃鮮卑二敗?!?
鮮卑的驕兵之勢,劉備也知道,閻仁派出去的首批斥候和情報人員都已經傳遞過初步探查消息。
鮮卑已經在代縣附近各處安營扎寨,但是防備并不謹慎,存在著許許多多新涉沙場之將才會犯的錯誤。
“我軍三勝,勝在以黃巾之戰主力為骨干,成軍嚴謹,治軍嚴格,有攻城略地、荒原野戰的經驗,玄德公亦是沙場宿將,將善而士勇。此乃我軍三勝。”
“鮮卑三敗,敗在部族聯合,除卻賀若古此人尚有規劃,其余各部,無攻城略地,守城治軍之能,將莽而士無知。此乃鮮卑三敗?!?
陳琛說到這,想了想,突然補充了一句話。
“其實我也想不到為什么鮮卑人這次不是以劫掠為目的,而看那架勢似乎是想要長久發展的樣子。”
“這就是我軍四勝,勝在并州乃我大漢國土,乃我等并州守將的主場,主場優勢,保衛國土之心,全軍上下,為榮譽而戰,君王死社稷,將士死國土。此乃我軍四勝?!?
陳琛隨意地說到了后世某朝的名言。
當他說出“君王死社稷,將士死國土”之時,他沒有注意到,劉備的眼神驟然亮起。
似乎是找到了什么自己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
但是劉備沒有做聲,而是等待陳琛說完自己的五勝五敗論。
“鮮卑四敗,敗在丟棄故土,拋棄自己的主場,雁門地廣,但是較之草原,則有跡可循,其鮮卑之優勢,在于可以遁逃草原,以馬之勢,勝敗在其手握之中。可如今他們放棄了優勢,選擇了自己最不擅長的城關攻守,中原野戰,那他們必敗無疑?!?
“此乃鮮卑四敗!”
“我軍五勝,勝在玄德公并州有望,人心向背,自有定數,漢室宗親,戍邊大將,開府中郎,雁門郡百姓無不盼望玄德公的馳援,必回傾盡所能,可招募青壯協軍,老少愿奔赴太原居守,于雁門郡,行堅壁清野之策?!?
“此乃我軍五勝,勝在民心?!?
“鮮卑五敗,殘暴不堪,異族狼子野心,鎮壓雁門百姓,屠戮守關將士,雁門百姓無不欲殺之而后快,鮮卑到處,百姓遁逃,無后勤所持,其必敗無疑。此乃鮮卑五敗?!?
說完了一大通話,陳琛緩了緩。
這個五勝五敗論,脫胎自郭嘉的十勝十敗論。
雖然看起來列得詳盡。
而且乍一看都頗有道理。
但是實際上,這也只是一個雞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