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很蛋疼的是。
他已經考慮到甩鍋的問題了,如果自己全能全知的形象被塑造了起來,那想必很多事qg都會找上門來。
這樣就沒有辦法順理成章地推給別人干活了。
比起把自己塑造成諸葛亮那種全能全知、親力親為的能臣形象。
陳琛更愿意成為一個神學家。
偶爾開口說上那么一句“沒有未來的未來,不是大漢百姓想要的未來。”
n用一些哲學思想,去到處忽悠人。
就跟他老爹整天忽悠別的教授。
什么命理學、什么印術學亂七八糟的東西。
反正陳琛這么多年是沒有見過自家老爹做出過什么實質xg的研究成果,反倒是星星沒少看。
懶得跟這些混蛋扯太多,陳琛去拉著徐晃過來,聽了他們的軍事規劃安排。
陳琛旁聽的時候也忍不住提出了一些自己從前世的軍制得來的靈感,最終才形成了完整的太原防衛體系。
當然,陳琛的意見又讓剛剛有些相信陳琛不懂軍事布局的郭缊也開始懷疑起這個人的qg況。
這家伙到底是懂還是不懂?
呵呵,果然老千層餅了。
應該只有磚家才能夠掌控這種懂與不懂的界限吧?
由郭缊主導,智囊團補充,徐晃主持的防御體系,大概就是將軍力虛實結合,北馬場南移,軍鎮靠晉陽。
以徐晃在晉陽城里施行的功能結合小組的方法,組配部隊。
以屯為基本單位,以蜂窩格的區分形式覆蓋了太原核心地區周邊范圍。
平時安排屯田、軍訓結合,每旬進行一次大cāo練。
而每一個屯以屯長作為主將,在蜂窩格的中心建造屯所,覆蓋照顧屯所周邊的百姓。
這樣將軍隊分散到民間,而每一屯受到單一侵襲的時候,周邊的多個屯所趕來支援的時間相等。
而如果是敵軍大規模入侵的話,將以七屯作為一個新蜂窩格的形式聚攏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效的抵抗防御網絡。
安排完了這個制度,徐晃和郭缊就結伴去軍營做細節調整和準備了。
他們兩,倒是王八看綠豆,看對眼了。
都是劉備集團文武體系老大哥一般的存在。
重點是在老。
又在軍事布局上的,嚴謹治軍,紀律至上的觀點上有著一致的看法。
這討論布局的時候,一來二去的,就說得合得很。
而陳琛在政務廳里思考一個問題。
這樣的安排,將在太原直接形成了后世戰旗式游戲的布局,那直接將地圖修改成戰旗式的蜂窩格形式,將會很大的便利。
只不過
感覺現實越來越像游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