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信心,覺得自己可以前往益州一試。
“君朗公請放心,剛好董扶也是益州人,雖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但是多少也認識一些當地豪強,董扶愿隨君朗公入川,輔佐君朗公掌控益州。”
董扶朝著劉焉一拜,希望他能夠堅定入川的信念。
劉焉皺著眉頭。
他在思考著自己入蜀能夠站穩跟腳的可能性。
似乎......
也不算小?
一咬牙,心一橫。
劉焉眼睛一閉,狠下心來。
搏一搏吧!
反正留在洛陽不是什么安穩事,還是趕緊出去避難好。
試上一試。
成了,那益州土皇帝,把漢中一閉,自己只需要負責享樂就好。
不成,那益州也不敢要了自己這個漢室宗親,朝廷大員的性命,自己只要識趣一些,也就是落得個富家翁的生活。
試試就逝世!
“那就辛苦茂安兄跟我一起勞累了。”
劉焉給董扶回了一禮,他們這二人組,才正式達成了一同入蜀的意愿。
沒過幾日,朝廷就公布了新的旨意。
“行州牧之制,固大漢之基。”
“太仆黃琬,任豫州牧。”
“太常劉焉,任益州牧。”
“幽州刺史劉虞,任幽州牧。”
“并州刺史劉備,任并州牧。”
“兼任原職,即刻啟程赴任,代天子牧守一方,保一方安定。”
消息公開之后。
唯一一個非劉姓宗親的州牧黃琬并沒有吸引到很多關注。
而已經奔赴幽州前去解決張純張舉之亂的劉虞也沒有被洛陽的百姓官員們注意,畢竟他的名聲一直都很好,擔任幽州牧,綽綽有余。
劉焉,做人可以,年齡夠了,資歷也足,沒有什么好討論的點。
但是劉備。
卻引發了一波熱議。
因為劉備年僅二十八歲。
年僅二十八歲的一方州牧,這怎么說都是充滿了爭議的。
但是這個人是劉備,這些爭議,也就成了他人生傳奇色彩的一部分。
洛陽的百姓們開始交流溝通他們對于劉備的了解。
消息流通之后,大家才發現了這個大齡青年,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
劉備自幽州涿郡出世。
第一次大戰以五百鄉勇大破五萬黃巾,直接斬落敵首,收繳黃巾軍。
隨后跟隨盧植在冀州戰場殺進殺出,大小戰斗五十余場,擔任先鋒,帶頭沖陣,五千人馬將黃巾沖得人仰馬翻,功勞滿簿。
隨后被封太原太守,護匈奴中郎將。
第二次知名大戰是剿滅入關鮮卑一役。
數十萬鮮卑大軍被他數萬兵馬圍剿,一戰成名。
得封并州刺史,進北中郎將,還以傲人戰績得以封晉陽侯。
第三次,便是如今了。
要知道前些日子劉備覆滅反叛南匈奴的消息才剛剛傳來,現在就跟著一起得封州牧了。
大家都將這視為對劉備戰功的獎賞。
但是他們明顯低估了劉宏對于一個能夠讓自己放心,一直老老實實管好自己地盤的親戚,有著怎樣的優待。
當然,劉宏不知道如今河東在鬧事的那些黃巾余孽是來自西河的。
但是,并州牧,覺得不是劉宏對劉備的封賞。
但哪怕是這樣,并州牧的人生,在大家看來,也已經是個十足的開掛黨了。
單單憑借這份功績和人生軌跡。
只要劉備以后不犯大錯,那必然是大漢能夠載入史冊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