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卒們都很認真地看著他,因為平日里的訓練,他們可都是知道自己這位屯長有多么刻苦和努力的。
而且他身上的傷疤,也都是他曾經戰斗的見證。
郭嘉聞言沉默了下來。
他倒不是走進了歧路里。
他明白了陳琛和荀攸能夠被人所知且尊重的原因,是他們作為主導,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但是關鍵點也如同這個屯長所說的,最主要的,是讓他們活了下來。
郭嘉若有所思,他發現自己似乎接觸到了對于基層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這個世界上。
不是所有人都會去追尋夢想,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去選擇瀟瀟灑灑。
他反思了一下自己之前的人生軌跡。
雖然自己接收到了最好的教育,有著足夠的學習資源,有著超越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天賦。
但是自己從來沒有去面對過生死,也從來沒有去了解過生存的難度。
陳琛在打雁門之戰的時候,自己去了嗎?去了,但是自己有很在意他人的生命嗎?沒有。
荀攸在打匈奴之戰的時候,自己去了嗎?去了,自己還有所建言,但是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僅僅只是為了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實力而已。
自己果然還是脫離了現實嗎?
讓士兵們活下去,讓百姓們能夠活下去。
或許就是在這種亂世之中最為偉大的浪漫了吧?
“謝謝。”
郭嘉放下了碗筷,突然抬頭向這個普普通通的衛所屯長致謝。
這種深入基層的交流,讓他對于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基本目的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但是他知道這遠遠不夠,這只是軍隊中的一部分的基層的意見,自己還需要去見識一下真正民間百姓的看法。
無論是生活不錯的,還是艱難存活的,他都要去看看。
這一夜,郭嘉倒是睡得很香,他確定了自己要去追尋的東西,自然也就能夠好好地努力。
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摒棄之前的浮華,沉淀下來。
因為,他也想要真正地將自己的才華和實力展現出來,讓世人認可啊。
第二日,也沒有多留。
天剛剛亮,郭嘉就離開了這處衛所。
伴隨著晨曦和朝露,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踏在了道路上,他也要走出屬于自己的路來了。
基層民情調研。
并州民風情況。
地質產業發展情況。
軍事可發展情況。
這些都是郭嘉想要好好地研究地方面,他也在這次徒步旅行中一一地鉆研發掘。
整個并州都處于一個一直在改革的狀態。
只不過改革的速度較為緩慢。
變化是實打實的,但是很多東西都是不知不覺之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的。
其實于此同時,整個大漢也都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不同的是。
并州是整體一直都在變好。
而大漢則是越來越糟糕。
狹義的大漢,或許最具有代表的,應該是如今坐在龍椅上的那個少年。
洛陽,未央宮。
未央宮正殿的大門敞開著。
在殿中的龍位之上,一個身穿龍袍的少年靜靜地坐著。
他微微垂著頭,端詳著自己桌案上的那封奏折。
那上面的批示,是父親親手寫的。
不知道父親在另一個世界里,過得怎么樣?
劉辯沉默著。
他對于自己那個荒謬無度,甚至在駕崩之前不想要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