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復!”
袁隗苦口婆心地勸告袁基。
因為按照目前情況來看,董卓確實是把控住了洛陽,但是這并不代表著董卓能夠登臨帝位。
且不說董卓有沒有登臨帝位的那份心。
就是他手下的人才不足這個情況,就足以讓董卓在洛陽的活動離不開他袁家的幫助。
而袁家對于董卓來說是必須的助力,但是董卓對于袁家來說并不是。
只要借助董卓這個明面上的靶子,將袁家的勢力真正地完全滲透到整個洛陽,甚至整個大漢。
如果將袁家比喻成一株大樹。
那就是讓大樹的樹根在地里逐漸蔓延到整片土地的所有角落,等到時機成熟,再翻出來,那袁家就能夠一舉成功。
雖然這個操作需要的時間很久,而且也有風險,但是想比其他方案,這都是最穩妥的了。
而如今袁基的計劃,是在拿整個家族的氣運作為賭注。
賭贏了,時間無限縮短,他們這一世代就能夠達成創立屬于袁家的王朝的夢想。
賭輸了,那袁家從此被打入凡塵,要想再起身,太難了。
“計劃都做好了,我自然是考慮清楚了。”
袁基指著面前做滿了記號的地圖,微笑地看著自己的叔父,用眼神去讓他相信自己的謀劃絕對可行。
袁基的計劃,如今已經成功了一半了。
袁紹與董卓面對面起沖突,獲得了天下人的關注和大漢忠臣的好感,獲得了天下楷模的名聲,這個名聲之后他會繼續幫袁紹造勢。
而袁紹這次離開洛陽,帶著家將前往冀州,就是要將冀州收回到袁家的手中。
韓馥這個袁家故吏,派上用場了。
冀州是大漢這九州之中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個州,而韓馥的麾下,所擁有的文武能人也是極多的,這些都被袁基視為了袁家的資源。
這是他給袁紹準備的基業。
奪冀州,定青州,北面坐視劉虞與公孫瓚對敵,坐收漁翁之利,只要聯合冀、青、幽,那袁家就算是統一了北面,至于并州的劉玄德,暫時動不得,因為......打不過。
不過好在并州算是遠離大漢中心的一個較為獨立的州郡,有它和沒它,一樣。
而袁術也在洛陽紛亂開始之前就已經帶著他的家將回到了袁家祖地,汝南。
南方,是袁基策劃給袁術的基業。
因為作為嫡次子,袁術更能夠獲得宗族那邊的支持,那是不遺余力的支持。
而袁家在汝南已經經營了不知道多少個世代,算得是扎下根來,也是當地的霸主,袁術回去開展事業,將會順利得很。
這也是因為袁基對于自己兩個兄弟的認知,知道應該給他們什么樣的創業環境。
袁紹胸有大志,堅韌不拔,有大毅力,冀州那種暗為助力,明為挑戰的創業模式更能夠讓他有成就感,并且收獲信心。
而袁術嬌生慣養,較為沖動,但是卻又有屬于自己的氣勢和耿直,也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雖然狂妄,但是不失氣魄,如果有家族相助和族老勸諫的話,袁術的狂,或許都能夠變成真。
這是他設下的兩大棋局。
一個在北,一個在南。
不相互幫助,但是卻都知道自己是袁家人,無論南北哪一面創業失敗了,都能夠到另一邊去東山再起。
而第三個點,就是洛陽了。
留在洛陽的袁基和袁隗等人,將會一直跟著皇帝的所在移動。
一直在朝中為官。
他們的作用就是要掌控住大義的動向。
因為袁基知道,這皇帝就是個燙手山芋,給到誰手里,都算是個麻煩。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