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暫居上黨,靜待討董開始。”
“長生已經推演過,不需要太久,曹孟德就會離開京都,發討董檄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第一時間回應討董檄文,作為最早面對董卓的諸侯。”
“而諸侯會盟之后,我們要爭取盟主之位,這一點,玄德公自然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漢室宗親,一州之主,德望與實力兼具。”
“我們拿下盟主之位,并非完完全全意在董卓,而是利用盟主之位的聲望,讓董卓之后為了與我們和談,以正統之名獲得名號,比如,大將軍。”
“名,在此亂世之時,極為重要,這將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召喚著那些迷茫的人尋求歸宿。”
陳琛突然插嘴說了一句,指明了為什么要去爭奪一個虛無縹緲的位置和名聲。
“無論是人口,人才,都需要足夠的名氣來吸引。”
“除此之外,我們獲得盟主之位之后,將會利用職權之便,將我們的培養出來的人安插到各處去,到時候找些借口,將一些部隊成團打亂即可,想必大多數的隊伍都不會防備此事,比如幾個諸侯成一個軍團,但是軍團中的騎兵,步兵統一在一起指揮,而混合在一起的隊伍就容易插進去我們的人了。”
“這一點,長生將這叫做滲透。”
荀攸看向了陳琛,意思是讓他再補充一兩句。
“一顆種子,只要埋下的時機得當,那他就有機會長成參天大樹。”
輕輕地捧起了杯盞,細細地品嘗一下青梅酒的滋味。
陳琛繼續在心里組織自己的語言。在荀攸與劉備談完實際計劃之后,他還有別的想說的。
“如果我們兩沒錯的話,此次討董之戰,終究會失敗,董卓會遷都長安,到時候會有什么變數,如今還不好說,但是董卓應該還是會死的,只是如今的情況,他死之后,西涼軍不一定會安定得下來。”
“之后會有一個情況。”
荀攸給陳琛再添了一些青梅酒,抬頭繼續跟劉備說。
“就如天地異動之時的提醒,如今的漢室,如同桂冠,虛而無實,空有其名,但是得此桂冠者,可有所增益。”
“那到時,自然就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策。”
荀攸半合眼睛,自己也品了品梅子酒,接下來的分析,他的作用其實只在于查缺補漏和邏輯推理,主干都是陳琛推演的。
他的手微微抖了抖,心中有些嘆服,陳琛此人,天縱之才也。
能做常人不能做之事,能想常人不能想之未來,實乃奇人。
“我們要迎奉天子?”
劉備有些迷茫了,對于他來說,自己上位并不是他最想看到的選擇,但是如今的劉辯、劉協都讓他感到失望,可是一個王朝,有多少機會能夠出個千古一帝?
之前他是能夠感受得出來的,陳琛和荀攸都是希望劉備能夠把握好度。
漢室不可扶則自成漢室。
他劉備是有那個資格的。
“不。”
“我們絕對不能迎奉天子。”
荀攸搖了搖頭。
“這件事要讓別人去做,而且天子不能在北方,只能在南方,天子號令南方諸侯,于我們而言最利。”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們想要奪得天下,就要少去那些煩擾人的環節,放開手腳去征服這片土地,遙領虛職于我們而言最好。”
荀攸從桌案底下取出了一份地圖,在桌案上慢慢攤開。
他指著地圖給劉備講解之后的路線。
“之后諸侯亂戰,天下紛擾,我們需要在這個時候,西跨河套,直入西涼,東出雁門,北控幽地。”
“以并幽為營,太行為城,侵吞青冀。”
“將北方盡數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才能進行下一步。”
“中原乃四戰之地,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