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義的敗壞。
從桌案底下,被抬了上來。
從此這亂世,只有利祿生死,沒有道德仁義。
國家從此不再成為所有人奮斗的共同利益,而是作為一個批蓋在血腥之上的空空軀殼。
那,這樣的天下不可避免的就將成為一個最大的殺戮場,戰爭將會成為這片土地接下來的主題。
“我們接下來,就只能看戲了吧。”
劉備也坐進了馬車里,荀攸和陳琛也在。
他們三在回并州的路上打算商量商量接下來的路,之前已經規劃好了整體路線和整體規劃,并且也提出了劉備思想的雛形作為并州發展的核心思想,輔以陳琛思想作為正確道路的科學精神補充。
而荀攸則是作為一個調和劑,將兩種思想的核心價值提取出來,進行融合,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大漢思想核心價值體系。
但是這個體系目前還只是處于草創階段。
如果說劉備想要真正地掌控住這個天下,就必須要將這個體系做好,體系帶來的是規范的體制,體制所控制的土地,整體來說會更加穩定。
穩定。
不代表著完全正義。
這個世上本就不存在什么正義。
只有利益的區分,只有立場的不同,對于一種立場的正義,對于另一種立場,卻也是殘酷的罪惡。
陳琛對于這一點很清楚。
但是越是清楚這一點,他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后,才越發地清晰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
他并非世界之子,他也不是什么正義的使者,他只是一個想要在這個秩序混亂,生死無常的時代里生存下去的一個普通人而已。
但是在這種秩序混亂的時代,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去創造出屬于你的規則,因為如果你生活在別人不穩定的規則之下,那你終將會失去在亂世中的自主權。
要么,選擇自己去創造規則,從零開始,徹徹底底地創造出屬于自己的體系和規則,這條路自然是要選擇成為一個真正的完全上位者,最終稱皇稱帝,將世界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要么,就是選擇一個未來必然能夠成型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用自己的觀念和想要的規則去影響,讓這個體系越來越好。
陳琛選擇了后者。
因為他明白自己的心性,或許真的不適合成為一個上位者,上位者所要肩負著的,絕對不僅僅是快樂和享受而已,也不是能夠簡簡單單地用自己的思維去決定未來。
對于更想要簡簡單單地生活著去享受著生活帶來的樂趣的陳琛來說。
他并不是特別想要站上高高的山巔去吹最冷的風。
他向往的或許是不會被打擾的老婆孩子熱炕頭。
作為一個有自己獨特想法的選擇困難癥患者,陳琛要做的更多是提出自己的各種各樣的想法,讓大家去分析判斷之后,投入使用,他充當得更多是一個智庫的角色,一個能夠讓所有人當做靠山放心的角色。
而如何在亂世之中擁有輕松快樂的生活呢?
陳琛并不是很懂,但是他正在做。
先工作,再休息。
說實話,在提早了不知道多少年成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地盤的劉備的手下生活,是一件挺有安全感的事情的。
如今并州集團的實力雖然說還不能算是輕輕松松地橫掃天下,但是只要穩扎穩打,步步推進的話,很難出現差錯被一次性擊潰。
如今陳琛和荀攸的存在就是要保證穩定成長的情況下,盡量縮短統一的時間。
當其他人胸懷大志,但是都在盤算著眼前需要怎么去獲得或者是穩住自己的地盤的時候,劉備集團的先發優勢就凸顯出來了,他能夠在這個階段好好地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