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些什么,自己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鄭
他再也不能將自己托付到別人手上,他的命運需要由自己去掌控,哪怕是他最為親近,作為尊重的母后也是如此。
所以他絕對不會去曹操那里。
而劉備。
正如劉辯剛剛分析給唐婉聽的,他與劉備的未來有著不可調解的矛盾沖突,所以他也不可能去劉備那邊,去的那里他奪不了權,奪權失敗也意味著未來,他也只能被當做富家翁一樣囚禁起來。
當然。
劉辯完全不知道。
他如今所掌握的出逃長安的渠道跟機會,其實都是閻仁安排給他的。
這也是陳琛在閻仁臨行去接回華雄和徐榮的家屬之前交代的其中一件事。
因為陳琛注意到董卓并沒有在遷都之前就殺了劉辯,那還沒有死的劉辯,從某種意義上證明著他是漢靈帝的選擇,所以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統。
那如果將劉辯、劉協、何太后三人,置于不同的諸侯勢力之中,那會掀起的正統之爭,將會空前的激烈。
并且因為有這種錯綜復雜的諸侯正統之爭,那劉備所受到的限制又會得很多。
因為作為一個合格的漢氏宗親,如果同時出現了三個朝廷的話。
那他應該做的并不是偏向于哪一個朝廷,而是選擇保持中立做好自己,這樣的話,每一個朝廷對于劉備的任何指令都將失去效果,或者它的道德效果會大打折扣。
這樣的話,劉備至始至終都保持著漢室之名,保持著正義之師的名義。
并且一場膠著的漢室正統之爭大戰,更能將諸侯的目光都吸引到中原來,到時候邊境發生點什么更替什么的,哪里會有人在意?
“袁紹袁本初!”
劉辯思慮再三,最終下了這個決定。
“袁本初有雄才大略,但是他根基不穩,雖然人家為他的助力很多,但是并不是他親自培養的,我還是有可能能夠進行奪權的。”
“并且袁家四世三公,受我漢室恩惠頗多,如果他不尊重我,那名義上他自己就過不去。”
“他不是想做下楷模嗎?那我就讓他做,我給他這個機會。”
劉辯按住了窗臺,認真地看著窗外的飛雀。
“我知道我可能做不到,我可能會失敗,但是總得試一試,找到最有可能的方向。”
“我不想一輩子都背負著廢帝之名,也想要擁有屬于自己的傳,用自己的帝謀,去嘗試讓我不能再糟糕的帝王生涯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