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時候定遠軍出征常山郡的話,也占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優勢。
因為常山的黑山軍根本不知道自己老家被偷了。
不過就算再怎么突襲。
定遠軍這種大規模的戰斗,肯定還是要打一場硬仗的。
黑山軍跟黃巾軍又有些不同。
黑山軍都算是土匪山賊做的日子有點久了,戰斗力也有所提升,反正誰去輕視對手,徐晃都不會輕視對手。
在定遠軍出征之前,他反復強調,再三聲明。
所有人都要服從紀律,謹慎小心,以自己的生命和戰友的生命為首要保護對象。
隨著青山營再來一次青鳥的鳴叫,定遠軍整軍開拔。
出山!
攻占常山郡。
劉備集團的規劃十分完整,一切都井然有序地運轉了起來。
徐晃的定遠軍主力出山攻打常山郡,這個時候的兵力是合適的,而且也能夠保證徐晃在拿下常山郡之后,能夠成功駐守一段時間,等到并州的大部隊通過太行山脈抵達冀州。
太行山脈的道路雖然已經被拓寬了不少,但是如果是十萬大軍想要通過通道的話,還是頗為擁擠的。
所以讓整個體系流動起來,每個隊伍分批分時分作用地通過太行山脈抵達冀州。
比如定遠軍部分隊伍押送黑山軍俘虜回到并州,路上就遇到了作為第二批次抵達戰場的雁門軍。
張遼所統率的雁門軍的兵種組成較為完整,而且是以并州狼騎作為主力。
在整體式上能夠對定遠軍進行一個兵力的補充之外,還能夠提升野戰方面的實力。
隨后就是張飛的太行軍了。
到時候三軍聚集,就已經擁有威脅整個冀州的實力了。
所以并不是說這次定遠軍下山就要直接面攻占冀州。
而是先要保證自己手里能夠牢牢地拿住常山郡這塊地盤,作為一個前置的據點,讓從并州過來的兵力能夠有個抵達的落腳點。
這樣先打開一個點,再保持源源不斷的兵力運輸。
像極了后世西方各國經典的殖民模式。
而陳琛也是將這種模式靈活地運用到了被天然地勢所隔離開來的并、冀兩州的戰略布局來。
定遠定遠。
威伏定遠。
一戰定捷。
而且還要像個釘子一樣,狠狠地扎在冀州。
常山駐守的黑山軍并不算是多數,因為人多了不好撤離,他們也只是拿下常山作為試探。
黑山軍是打算跟袁紹玩,你來我跑,你撤我回的套路。
所以就連徐晃自己都沒有想到,拿下常山郡竟然比青山營拿下太行山脈還輕松。
只不過跟青山營相比起來的問題就是。
徐晃率領的定遠軍才攻打常山郡沒有多久,常山郡中的黑山軍就知道了自家大本營被偷了,沒有退路了,只能夠到鄴城去找大帥。
而常山郡的兵力似乎根本沒有辦法跟定遠軍碰上一碰。
在徐晃輕松地平推式拿下了常山郡中的兩座縣城之后,其他駐軍要么守著被徐晃打殘之后投降。
要么就直接帶著兵跟著張燕進軍的路線跑,直接找媽...大帥去了。
不過這勝利來得輕松,卻不代表接下來的路能夠輕松。
因為張燕將黑山軍的主要將領都帶去攻打鄴城了。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有人能夠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帶著數萬大軍直接偷家。
這誰頂得住啊?
而一旦張燕回過神來,跟袁紹說明了有新的勢力也想要染指冀州,隨后跟袁紹達成了合作意見的話,那接下來要迎接的攻勢可就不輕松了。
到時候必定是場硬仗。
所以徐晃在成功地拿下了常山郡之后,也沒有著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