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將劉協的密信交給了劉備,不過他并不知道這信是劉協送來的,因為關羽的保密工作還是做得挺好的,他明擺著既然劉協是差人以密信的形式送來的,那自然就不希望被人發現,而劉備這個時候跟劉協在明面上牽扯上關系的話,也不是一件好事。
“二弟的信?”
劉備接過了信,打開了第一層信封,卻發現其中還有一層。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抬了抬手讓信使下去,也讓其他閑雜人避讓,只留他自己一個人在書房之中。
他取出了信中信,看到了其上的“皇叔親啟”四字,一瞬間就明白了這封信是來自誰。
絕對不可能是如今被袁紹裹挾的劉辯,而能夠用這種稱呼來稱呼自己的,如今也就兩個人了。
長安,劉協。
這個交際不多的小皇帝,在劉備的印象中,是未知的存在,他并不了解劉協,也不怎么想跟劉協接觸。
畢竟他被董卓握在手中,自然不可能有什么自主權,劉備的第一反應,也是這封信是劉協在董卓的脅迫下寫出來,想要通過一些什么方式或者約定來坑自己一把,好減少自己對董卓的威脅。
想是這么想,但是劉備還是打開了這封密信。
不過打開的時候他在思考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其實真正要按照宗族輩分來算的話,其實劉備應該要比劉協還要小上幾輩,只不過自己跟劉宏有了交集,又被劉宏以族兄弟的名義相稱,自然也就被掛上了這個名號。
但是當劉備看到了信上的內容之后,他的表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看來這件事情不像是他想的那樣簡單,而且也會成為一個機會。
在信中,劉協說明了如今他自己的處境,還有他跟董卓之間的博弈,包括了貂蟬、呂布、董三小姐的關系,還有如今的情況,他正在策反呂布,而董卓內部似乎正在準備分權,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選擇合適的日子推動呂布反叛,然后同時邀請劉備帶兵攻打隴西和長安,施加外部壓力,這樣里應外合,除掉董卓。
此子倒是不錯。
劉備在心中夸贊了一聲劉協的聰明,但是隨后卻又是嘆了口氣。
可惜這些都只是小聰明而已,劉備多少還是了解董卓的,如果董卓手下最倚仗的大將能夠這么輕易的就被策反了,那他就不是董卓了。
特別是劉備也有跟徐榮和華雄聊過關于董卓的事情。
徐榮和華雄的一致口徑,對董卓的評價都挺好的。
而且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都不想要面對董卓的軍隊去作戰。
由此可見,哪怕在天下人眼中,在士大夫口中,董卓再怎么混賬,在他的兄弟們的眼中,董卓還是一直都是他們最尊敬的老領導。
不過華雄和徐榮也有提到董卓在進洛陽之前其實都還挺好的,但是在進入洛陽之后有些被洛陽的花花世界給迷了眼,有些忽視了將士們的感受,不過好歹各種肉食,財寶提供的還是很充分的。
他完完地在釋放著自己的將士們的戰斗力和野性。
所以如果劉協想要讓劉備出兵的話,那除非真的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證明他能夠策反呂布,否則劉備并不看好劉協。
而為了一個未知的狀態跟董卓發生正面的沖突,劉備并不是很愿意。
因為之前在諸侯之戰結束之后,劉備就跟陳琛聊到過天下大勢的問題,而陳琛告訴劉備,像董卓那種缺乏經營人才的軍隊為核心的勢力,能夠盛極一時,但是卻很難長久,因為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劉備深表同感。
思索了片刻,劉備根據劉協所提出來的計劃,詳細地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疑問和建議,希望他能夠解決掉這些問題之后,再來找自己,到時候自己一定會不吝嗇兵力,去幫助他的。
“來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