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的重要點。
支持袁譚的人覺得。
誒,你袁紹讓我們袁大少去繼承了他叔父的衣缽。
你想想袁基是什么人啊?
前袁家家主,嫡系長子,袁家傳承。
那將袁譚過繼過去,不就是想要讓袁譚繼承這些嗎?
袁譚繼承了之后,他的身份甚至要比你袁紹在袁家還要正統。
再加上袁譚還是你袁紹的長子,那肯定就是要將大公子送上繼承袁家,繼承袁紹勢力的舞臺上去。
而支持袁熙和袁尚的人就覺得。
如今這袁譚被過繼到了袁基的話,那其實袁譚就不能算是袁紹的直系繼承人了。
在他們看來,袁紹和袁家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袁紹歸袁紹,袁家歸袁家。
袁譚既然有要去繼承袁家,那袁紹的勢力自然要歸于袁熙和袁尚。
而且這一次,袁紹下令讓郭圖、辛評和田豐留在渤海郡協助袁譚的話,于袁譚的派系而言,就是給了自治的機會,也是給了他再往上發展的機會。
而于袁熙和袁尚的派系而言,這就是袁紹將袁譚給直接踢出了核心圈子。
而袁尚一向受寵,這次繼續跟在了袁紹身邊。就是要言傳身教地讓袁尚成為自己的繼承人。
己方都是以有利于己方的角度去思考的,所以這次的議程很輕松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袁紹帶著主力南下,入侵青州,爭取早日拿下青州,而袁譚則是帶著郭圖、辛家兄弟、田豐、張頜、麹義等人留在渤海郡。
麹義是自愿留在渤海郡的,他想要在渤海郡這邊練兵,至于為什么要留在這里練兵,那就只能問一問公孫瓚了。
麹義跟公孫瓚交手的次數不算少了。
自從第一次被公孫瓚狠狠地教訓了一頓之后,麹義其實就已經開始有針對性地重新開始調整自己給士卒們的訓練計劃,針對白馬義從所展現出來的各方面的特性。
大戟士,還有先登死士,這都是麹義接下來這段時間最為重視的。
他很認真地在培養著這些特殊部隊,以應對其他的特殊部隊。
不過似乎是因為還沒有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太過于顯著的成績,其實軍中其他人已經對麹義頗有微詞了。
因為要知道袁紹帳下說是將星云集一點都不為過,戰力要勝過麹義的也不是沒有。
但是除了顏良文丑,還沒有誰能夠像麹義這般得到袁紹的信任的。
只不過哪怕再怎么被人質疑,麹義也只是埋頭苦干,整天待在營中不出門,醒了就是準備訓練士卒,睡了還是在想著訓練士卒。
袁紹還是一直相信麹義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繼續讓他訓練士卒。
這次他沒有辦法將麹義帶去青州,其實他也不是很快樂。
他相信讓麹義為先鋒的話,在單體戰斗力普遍較弱的青州,應該能夠勝得很輕松,為青州攻占計劃提供極大的助力。
但是他也知道麹義跟公孫瓚算是徹底杠上了。
畢竟無論是白馬義從,還是大戟士,其實傷亡在對方手上的人已經不少了,現在也是兩軍在較著勁,誰才是更好的隊伍。
就是不知道麹義留在渤海郡的話,還能否從袁譚處獲得像袁紹那般給他的信任,還有軍隊用度的支撐。
一切都是未知數。
不過目前來說,張頜跟麹義留在渤海郡,再加上大戟士和未成形的先登死士,其實還是保持了渤海郡很強的軍事實力,至少公孫瓚想要打贏渤海郡,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過劉備可就不好說了。
袁紹的隊伍都還沒有跟劉備交過手,所以并沒有人知道劉備的隊伍有多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