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他們沒有來找并州的麻煩,其實說實話,不太切合李儒的想法。
李儒作為一個頂級的謀士,他自然知道如果這樣放任劉備發(fā)展起來的話,到時候己方的不一定能夠跟劉備抗衡。
因為如今劉備的名聲已經越來越高了。
天下不少才智之士都不需要劉備派人出來招募,自己就屁顛屁顛地跑著要去給劉備打工了。
再加上領導人的問題。
己方西涼軍現在面臨著領導換屆,而且還有著一個小皇帝劉協(xié)在旁邊一直做著小動作。
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其實西涼軍根本抽不出精力來去征討別人。
更何況是給現在勢頭正好,可以號稱是天下第一諸侯的劉備添亂。
如果能夠有精力和實力去把并州給偷襲了,那肯定能夠給劉備一記重創(chuàng)。
而且如果集結西涼軍的軍力,一起去襲擊的話,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劉備其實已經抽調走了大量的兵力了,只留下了關羽所掌控的那支軍隊駐守并州。
可是這又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對于西涼軍來說,客場作戰(zhàn),如果想要戰(zhàn)勝關羽,至少也得有個在武力上能夠壓得住關羽的。
而細數一下整個西涼軍,除了呂布,還真沒人敢說自己能夠壓關羽一頭。
但是呂布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抽調走。
因為呂布如果在這個時候離開了長安的話,那董卓的繼承人的位置,可不一定就會那么穩(wěn)定。
董家沒有男子愿意繼承董卓的事業(yè)。
那繼承人既然能夠是呂布,那為什么不能夠是自己呢?
想必不少西涼軍的大將心中都有這個想法。
他們一個個都是桀驁不馴之輩,哪怕知道呂布的實力不是自己能夠戰(zhàn)勝的,但是在這個時候的話,呂布的身份還是被他們認定是外來人,而不是他們這些從一開始就帶領著西涼軍發(fā)展起來的老將。
正面戰(zhàn)不過呂布,那如果呂布走了的話,難道還能找不到機會嗎?
所以李儒覺得呂布絕對不能走,必須要留在長安,只有等到真正地將權力交接結束之后,一切都成為定局之后,呂布才能夠離開長安。
而且按照李儒的意見,其實如果之后呂布成為了領袖之后,他應該要減少自己親自上陣戰(zhàn)斗的次數。
減少風險。
哪怕他是天下第一戰(zhàn)神,也不代表他在戰(zhàn)場上就完沒有風險。
對于這一點,呂布其實一直都是不置可否的,對于他來說,武道同樣重要,雖然有些迷失自己了,但是呂布還是很希望自己能夠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那種層次和實力的。
讓他不要戰(zhàn)斗,簡直就是要了他半條命。
不過比起呂布,其實如今長安城之中有個人更值得一提。
那就是大漢皇帝,劉協(xié)。
要說劉協(xié),可以說他是一個有著足夠多的小聰明的小神童了。
可能是因為命運吧,他從小到大生長起來的環(huán)境讓他懂得了如何能夠更好地生存下來。
所以哪怕他在這長安城中做了不少的小動作。
他也不是沒有被董卓和呂布問責過,但是也都有驚無險地度過去。
他一邊在遺憾自己的又一次失敗,一邊在慶幸自己又一次幸存下來。
其實事情并非像他所想那般。
其實劉協(xié)也只不過是在能夠試探的范圍里不斷地反復橫跳,希望能夠找到機會。
而他自己本身又很慫,真正會越界的事情,他又根本不會去做。
所以其實他只不過樣子hi都在玩著欺騙自己的游戲。
而不管是董卓,還是呂布,還是李儒他們。
都只是將劉協(xié)看作一個被困在自己思維怪圈里的小男孩,他并沒有值得人關注的點,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