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有做聲,看著這群心思不純的家伙一直在這里吵著,他出聲向袁譚建議道。
其實說到底。
郭圖他們再怎么斗,再怎么吵架。
在這個地方里,權力最大的還是麹義。
因為先登死士就是麹義的直屬部隊,當屬如今袁譚帳下實力最強的部隊了,而大戟式則是張頜統領,麹義培養出來的。
張頜從某種程度上,其實是麹義的副將,他對于麹義的實力自然也是認可和佩服的,要是麹義要鬧,他自然也會跟著麹義一起的。
所以袁譚軍中最強的兩支隊伍,其實就是由麹義控制著的。
其實之前麹義留下來,就不是以袁譚部隊的名義,而是以袁紹直屬部隊的名義留在渤海郡幫忙守家的,所以其實他也可以不聽袁譚的命令。
只不過在麹義看來,袁譚就是大公子,就是將來會接替袁紹位置的人,是袁家的傳承人。
自己既然選擇留在渤海郡,那自然要對大公子保持尊重,保持服從。
袁譚其實根本就不想用智囊團的建議,他們的建議怎么看起來,用正常人的腦子來看都不靠譜。
也就田豐的還算正常點,集中兵力往南走,去跟袁紹匯合。
田豐作為一大狠人,很明確地表示了戰略撤退的重要性,不要做無謂的抗爭,因為田豐考察對比了并州軍的綜合實力跟己方的實力,他發現這種差距可能比想象中的還要大。
渤海郡無險可守,而且根本就沒有保留的必要了。
為什么要打這種沒有意義的戰爭呢?
田豐看著袁譚,他自然也是聽到了麹義的話。
按照他們的意思,全都是想要打這一場。
但是田豐真的不看好這一場。
麹義打公孫瓚再怎么打出心得來,劉備的并州軍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根本就不一樣,那些心得并不適用。
難道就因為都騎著白馬,所以麹義會覺得打白馬軍跟打白馬義從一樣嗎?
田豐在心里嘆了口氣。
他們真的對于突然冒出來的劉備集團,太過于不了解了。
劉備如果是那么好相與的話,怎么可能雷霆之間跨過太行山脈,直接侵占了整個冀州?
不得不說。
田豐現在看誰都像是內鬼。
在田豐看來,雖然大公子將來確實是會接任袁紹的事業,但是現在的渤海軍并不僅僅是袁譚的渤海軍,更是袁紹的渤海軍。
只要袁紹還有一天在,那這個勢力所有人效忠的對象就都還是袁紹。
“行,麹將軍說得可行,就按照麹將軍說的辦。”
袁譚還是比較認可麹義的。
因為麹義手中的兵力,還有麹義能夠得到父親的信任,都說明了麹義的實力,足夠讓自己信任了。
至此。
袁譚有主見嗎?
不見得。
估計這是袁紹這一脈祖傳下來的性格缺陷吧,沒有主見,優柔寡斷,優柔寡斷完做的決定卻又不是最優選,而是靠直覺。
這就很尷尬了。
田豐也知道自己現在說什么也沒有意義。
一來自己手中沒有兵權。
二來自己在這邊的智囊團里也算不是很有地位的。
他在思考著應該要怎么跟袁紹取得聯系,能夠得到袁紹的支持,兩邊夾擊打通徐晃的封鎖,串聯起來之后,這場戰爭還有得打。
而且其實麹義的計劃也不是不可行,只不過是最終的結果大概率還是失敗的,但是只要他能夠頂住壓力,能夠去面對三軍齊攻的壓力爭取到時間,那袁紹那邊回援打通通道,倒也還有繼續打的可能性。
所以也就只能夠這樣了,讓他們試一試,自己則是想辦法做自己的想法。
田豐在心中暗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