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吹了場比賽,兄弟出了感情危機,陪他去操場上通宵喝酒,明天補上更新12萬字,這也算是防一下盜版。明天起來了馬上改到新章節。
袁紹所帶來的士氣增幅,是張燕他們所沒有預料到的。
在袁譚的尸體被送到了臨淄之后。
第二天袁紹就主持舉辦了隆重的下葬儀式,讓袁譚如土為安,這個曾經被他寄予了厚望的長子,如今就那般僵直地躺在了棺材之中,他并沒有機會再去教導他什么了,也再沒有機會讓他去體會感悟自己給他暗示的細節用意。
常山趙子龍。
吾必殺之。
袁紹親自為袁譚蓋上了棺材板,他看著袁譚那張臉,和因為意外而睜大的雙眼,那雙眼睛已經失去了光彩。
袁紹突然意識到,自己是永遠地失去了這個兒子,這個自己并沒有機會給他太多陪伴的長子。
袁譚出生之時,正是袁紹開始奮斗事業的時候,袁紹雖然也喜歡自己的第一個兒子,但是對他更多的是要求,要求他能夠做得好,能夠變得優秀,能夠作為下一代撐起袁家的人。
其實袁紹根本就沒有別人猜想的那般不喜袁譚。
反而,他對于自己這個大兒子,寄予了厚望。
因為袁紹自己是袁家庶出長子,所以他將袁譚過繼給已經身亡的兄長袁基,其實就是想要袁譚成為袁家正統,不管是從法理還是從情理上,都希望袁譚能夠成為袁家的核心。
這樣的話,他能夠獲得嫡出長房的身份,又能夠作為自己的長子繼承自己的勢力。
至于另外兩個兒子,其實袁紹也都還是疼愛的,但是他對他們并沒有什么事業成就的要求,對于小兒子的疼愛,也只是希望他能夠開開心心地好好過日子就行了,而不是非要讓他們成為一方之主,袁家有袁譚扛起來應該是夠了。
袁紹的想法原本,其實就是這么簡單,所以他才會放心地將渤海交給袁譚,希望袁譚能夠撐個一年,也好好鍛煉一下,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將青州打下來之后,袁譚也有了管理經驗了,自己也能夠放心地讓袁譚開始慢慢接觸到自己勢力中的核心了。
他覺得再不濟,有著麹義和張郃他們在,還有這那些核心的謀士們,怎么說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吧?
最差的情況下,那就是投降的事情,自己肯定是會把袁譚給贖回來的。
但是他真的沒有想到袁譚會這么直接死在戰場上,連給他一點反應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他對于殺了袁譚的兇手,常山趙子龍,那恨意洶涌澎湃,如果給了他機會,他一定會親手殺了趙云為袁譚報仇。
不過哪怕他再怎么憤怒,再怎么想要北伐,他都還是理性地認知到自己現在必須要先將青州拿下,穩定的后方才是開啟大戰的前提。
青州,一定要馬上拿下。
袁紹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這個時候應該做什么,他清楚。
或許這就是他,天命之人的天賦。
每當他的處境到了極為困難的時候,他總能夠覺得自己靈臺清明,精神專注,能夠做到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似乎一旦他沒有任何威脅和難處的時候,他整個人就會開始困頓渾噩起來,感受不到什么精神專注和清醒的時候,
而現在,他覺得自己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動力,也充滿了信心。
最終袁紹還是和袁譚說了再見,他伸手將袁譚的眼皮合上,希望他能夠在地下安息,自己則是要放下過往的遺憾,重新出發,和劉備來一場英雄之間的戰爭。
“公與,準備得如何?”
看著袁譚的棺材被慢慢地下葬,他問了自己身邊的沮授,這次收復整個青州的計劃,是由沮授來負責的。
如今麾下的將士謀者,或許在戰略布局上最強的,也就是沮授了吧?
雖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