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袁紹攻城的成功率越低了。
甚至......
武安國覺得自己還能夠帶兵出城去和友軍合并,然后和袁軍大戰一番,再帶著友軍一起進入北海郡來幫忙守城。
不過這個念頭剛剛產生就被武安國自己給否定了。
雖然說如今的形勢看起來對己方還可以,但是絕對不能輕易地飄了。
想一想己方的實力和友軍的實力,就他們聯軍這種水準的士卒,想要跟袁軍在郊野決戰,肯定是被碾壓的貨色。
現在自己還能夠成功守住北海郡城的原因,也只不過是因為憑借著城墻的高大堅固,如果放棄了這個優勢出城,那自己就是個笨蛋。
武安國慶幸自己還算是一個軍事嗅覺和戰術素養合格的大將,才沒有被吸引出城犯錯。
他讓守軍們做好準備,到東北側的城墻上接應友軍,弓箭手也布置到位,希望能夠將友軍平安地接到城中來協防。
友軍確實是在朝著北海郡前進,但是意外同時也發生了。
袁軍之中也分出了一支隊伍離開了他們的大陣之中,這人馬少說也有過萬,而且仔細看還能看清楚,正是文丑親自帶隊。
這支隊伍直奔前來馳援的北海友軍,而且他們朝著友軍前進的路線攔截而去的。
也就是說友軍想要到北海郡城下,還得先過了他們那關。
縣國哪能有多少馬匹,所以北海友軍的士卒也大多數都是步卒,近萬步卒,培訓得也不算到位,他們的移動速度并沒有多快。
所以他們就這么被文丑帶人給截了下來。
武安國只能目瞪口呆地在城墻上看著友軍被文丑帶人攔下,爆發戰斗。
他們之間距離不遠,但是武安國卻沒有出門去解圍的勇氣。
因為他知道一旦他帶兵出門,北海就會被在一旁虎視眈眈的顏良帶人直接拿下,他沒得選。
武安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友軍被文丑帶人屠戮殆盡。
這就是實力的差距,也是在這種實力差距之下,在郊野遭遇戰的結果。
這更提醒了武安國不能出城野戰。
但是這友軍來了就送完一波人頭,別的什么也沒有干成。
武安國眼神呆滯地看了全程,從友軍被文丑攔截,發生戰斗,結果友軍領頭的將領直接被文丑一刀劈了,而袁軍的士卒跟縣國的士卒戰斗力不在一個層面上,甚至打出了接近十比一的戰損比。
文丑收割完這波人頭之后,也沒有打算攻城,而是搜刮完戰利品之后,帶人回到大陣之中。
武安國似乎看到了文丑臉上的笑容。
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袁軍不攻下北海郡,并不是因為打不進來,不是因為自己守城守得好。
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馬上拿下北海郡的想法,他們更想要將北海郡作為一個誘餌,在這里釣魚。
看看誰上鉤,就把誰作為真正的收獲。
所以友軍聯軍前來支援,會在途中被攔截住并且就地消滅。
估計黑山軍如果沒有組織成規模的隊伍前來救援,那估計也是來一波被滅一波的結果,就像是葫蘆娃救爺爺。
武安國想到這里,打了個寒顫,袁軍這所圖甚大。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那袁紹現在已經派人去攻占那兩個縣國的城鎮了,而且在附近應該還有埋伏,在等待著其他隊伍的到來。
畢竟袁紹帶到青州的,可是有十萬大軍,現在出動的就五萬,原本還以為是五萬大軍留守各處,但是現在看來,估計他們豪賭了一把,留下了一些人防備定遠軍其他人應該都來了。
而且如果不保守地講。
袁紹這一次,目標可能都不是他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