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自然不會想不到自己中計了。
但是他并沒有慌亂。
畢竟他孫文臺活這么久了,從尸山血海中爬出來的,怎么可能在死亡面前認慫。
不過鎮(zhèn)靜不代表孫堅覺得自己能夠幸存下來。
在這漫天箭雨之中,就算是呂奉先來了,估計也難逃此劫吧。
這可是真正的囚牢和末路。
好在自己最終還是倒在了沙場上,壞在自己還沒有來得及跟家人好好道別。
可是征戰(zhàn)沙場的,能有幾個人能跟家人好好道別再坦坦蕩蕩上戰(zhàn)場赴死的呢?
伯符應該可以撐起來孫家吧,那小子,虎得很。
孫堅抽出了自己腰間的長劍,雙手撐住劍柄,狠狠地扎在了土地上,他希望這把跟隨了自己許多年的劍能夠支撐住自己,讓自己的身軀一直屹立在戰(zhàn)場上。
當年他可以選擇翻身下馬滾進草堆中,是因為還有翻盤的機會。
但是如今面對著山谷空中的漫天箭雨,四周無處可避,他知道自己唯有迎接這一場雨了。
“唰!”
箭雨傾瀉而下,岷山的山谷中,恢復了平靜。
劉表為了這次伏擊,是完完全全將荊州能夠開的弓和用的弩全都送到山谷中來提前設伏了,兵力也主要派給黃祖驅(qū)使,其實孫堅不知道,劉表就是靠著襄陽城城高墻堅,能夠直接讓孫堅無功而返。
否則如果孫堅愿意付出大半損失的話,他是有機會能夠攻下襄陽城的一面城墻的。
可是孫堅如果當時真的跟袁術多要一些攻城器械前去攻城的話,他有沒有機會?
沒有的。
孫堅的身死,并非只是中了黃祖的計,也并非只是中了劉表的計。
這身后的黑手,少不了袁術袁公路。
當年孫堅在諸侯會盟時和袁術起的沖突,袁術并非忘了,而且他還一直惦記著孫堅手上的傳國玉璽。
只不過在他依靠著袁家勢力將自己的實力提升,收服了大片土地之后,很快就成為了南方最強的諸侯之一,哪怕荊州足夠與袁術的勢力抗衡,但是不代表劉表能,荊州本身就不是一股繩,更何況,劉表也需要借助袁術的力量威懾住荊州內(nèi)的各個勢力。
劉表和袁術早有來往,當年就是袁術給劉表傳的消息,讓劉表截殺孫堅,拿到傳國玉璽。
否則南方這么多年的四處動亂,袁術和劉表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大勢力彼此之間甚至連摩擦都沒有,已經(jīng)很說明問題了。
可惜孫堅是個實誠人。
就像當年他跟劉備借城,哪怕他打著利于自己的算盤,但是還是老老實實地給劉備頂在前面當靶子用,諸侯討董的時候,也是他領了先鋒沖在前面,當時和劉備一塊攻城的時候,孫堅帶的隊伍,沖得最勤快。
所以孫堅在投靠了袁術之后,時不時會給袁術報告點其他勢力的動向,而這兩年的相處,袁術的親和,也給了孫堅一種其實這家伙也可以當朋友的感覺。
更何況自己現(xiàn)在也算是袁術手下的人,只不過是在長沙獨立運作而已。
作為隊友,他總不能害自己吧?
所以在接到了袁術的命令和拿到他送來的補給之后,孫堅根本就沒有太深入思考袁術會害自己。
可惜他忘了袁術的經(jīng)典屬性,當年諸侯會盟就有所顯露的,現(xiàn)在卻忘了。
在他答應了袁術的那個時候開始,孫堅就已經(jīng)徹底進入了一個局,針對他的局。
就這么的。
一代豪雄、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
在漫天箭雨之下渾身數(shù)十創(chuàng)而死,雖然他死的時候還是站著的,但是他的眼睛卻合上了,沒有想象中的虎目圓睜,仿佛有一種慈悲為懷的感覺,倒是讓人奇怪。
黃祖下了山,到了孫堅的尸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