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么有人提出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這個規律的根本。
當一個世家擁有了足夠的政治資源之后,他們難免就會對掌權者發起挑戰。
而挑戰失敗的則消失,挑戰成功的則成為下一個被挑戰者。
不知道為什么,劉備在和劉表、劉璋交流的時候,又結合了以往大漢王朝的歷史和自身的所見所思,最終獲得了這樣的感悟。
這樣的感悟是極為難得,而且劉備還是以一個掌權者的身份。
而這就是劉備之能。
或許是因為理想的驅動,或許是因為他想要親手締造出夢中的國度。
所以他能夠超越時代的去接受一些過去的人沒有辦法接受的思想和見解。
而他這一輩子能夠遇到陳琛這樣來自千年之后的智士,為他了許多能夠穿越時空進行思想交流的機會,其實每一次他在跟陳琛坐下來聊天的時候,他都是在跟一個跨越的千年時代的有趣靈魂交流。
甚至連陳琛自己都沒有發現,每次劉備跟自己交流之后,他的思想總能夠有所提升,他的觀念總能夠愈加開放,他的格局也總能夠越來越大。
劉備是以一種饑渴的態度對從陳琛這邊發掘的知識進行汲取和吸收消化,這種求知若渴的態度,讓他或許可能在未來成為近千年來視野最為開闊,見識最為全面的君主。
而現在他也能夠針對目前的情況,以自己的理解獲得足夠有利己方的結果。
在劉備看來,他現在心中已經沒有任何阻礙,等到應該登基立位的時候,就會去那么做,因為在他心里。
大漢已經不僅僅只是他劉家的大漢了,大漢也是天下所有百姓的大漢。
他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都要為百姓負責,為所有人負責。
“而荊州世交繁多,情況復雜,許多郡縣根本就不聽從他的調遣,他只能夠跟世家商討,通過利益交換,來獲得他所想擁有的臨時控制權?!?
“他覺得這樣的日子過得很憋屈,而且已經持續很久了,他已經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我給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未來。”
“雖然沒有權利,但也沒有義務,可還是能夠獲得尊敬,也能夠自由地做遵守法律情況的任何事情。”
劉備娓娓道來,似乎不僅僅是在說了劉景升的事情,也是將這樣的未來擺在所有人面前,陳述著他的理想,闡述著他的志向。
帶上了所有人都有些發愣,劉備所說的愿望,所描述這樣的理想之國,其實他們聽完之后何嘗不會向往呢?
但是在場的人之中,卻有一個人眼睛逐漸睜大。
陳琛沒有想到劉備既然能夠在這個時候這個方式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要么說劉備跟自己的志向剛好重合了,她所想的,和自己所想的,沒有任何預兆的重合在一起。
但是按照目前這個情況來看,應該是劉備察覺出了自己的理想,而在這個時候以他的姿態說了出來。
陳琛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應該說點什么好。
他陷入了沉默。
或許是因為他們兩人相伴走到現在,時間已經太久,而劉備對于陳琛的重視程度又遠超他人,他也很努力地跟陳琛多交流,去了解他的思想,了解他的精神。
而就是在這樣逐漸接觸密切,了解越發增多的情況下,劉備發現自己似乎被陳琛的這些思想,他的有趣的靈魂所吸引。
他發現自己或許也很適合這條道路。
有意思。
如今最有希望登上大漢皇位的男人,竟然有可能是這個時代里最具有未來共和精神潛質的人。
因為這樣,所以劉備又更喜歡主動去找陳晨聊天,去了解他的更多更深入的思想,在某些有意試探的情況下,他發現陳琛似乎有一些想法和制度,能夠讓如今的大漢朝著那條